-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小说教学的策略
摘要:小说在初中的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初中必学的题材。小说普遍以国内外原作或原作节选方式进入教材,小说阅读教学也因此鲜明地凸显文学教学性质。小说以它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特殊的环境备受读者的青睐。中学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比较侧重于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教学。这也是初中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是文学作品的一大体裁,其主要特点是: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一般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对环境做具体的描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的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小说教学的把握点在哪里呢?
一、创建情景
传统的语文课堂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感的点拨,就算讲课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也只是直接的灌输。这种直接而生硬的传授,只是让学生知道了这堂课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却未能使学生从中得到情感的感悟。而要让学生得到情感的感悟,这就需要学生在感情上有认同感。如何能让学生有认同感,进而得到正确的情感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创建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笔者在备冰心的《谈生命》时,着实很伤神。因为“生命”本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以学生的阅历,他们根本就感受不到生命的那种复杂、那种无常、那种脆弱、那种强大……如果只是用直接的语言去表达,学生并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是在上课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先播放一首抒情的轻音乐,在播放音乐期间放了三组图片:第一组放的是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一个在夕阳下牵着一个小孩的落寞沧桑的老人;第二组图片是各种天灾人祸及灾后重建的情况;第三组图片是一棵小草从最初顽强地破土而出,到茁壮成长,到枯黄衰老,再到重新破土。伴着悠扬的音乐,随着一幅幅图画的展示,学生脸上的表情从一开始的嬉笑,到慢慢的庄严,到最后陷入沉思……无须过多语言的点缀,笔者只是给学生创建了一个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便能使他们心有所感,心有所悟。让他们对“生命”这个庄重的词语有了思考,让他们在思考中领会到生命无常,花开亦会花落,但纵然无常,过程也该“生如夏花之絢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二、把握好小说与作者写作背景的联系
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通常会忽略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从而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其实,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就是一个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小说教学中的作者及背景简介是学生理解和认识文章的前提,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作者情感的流露,如果不对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介绍,则作品的多重意义将无法展现,更谈不上揭示文章的深刻内涵和评判文章的艺术价值。笔者认为,了解作者及背景简介可以帮助学生解除阅读障碍,对体会文章的情感大有益处。如学习《最后一课》时,教师先介绍普法战争的始末,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对本文爱国精神的理解。所以,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教师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把握好小说与生活的联系
世上很多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而文学作品小说也是源于生活的。小说家们写作的初衷往往是为了创造出一种自己所喜欢或向往的生活,或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反映现实。如鲁迅的《故乡》,写了“我”回故乡搬家时的见闻和感受,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观念,反映当时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生活的极度贫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所以小说是一种现实化生活的体现。
四、把握好小说中的环境教学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如《最后一课》中“锯木厂后面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就反映了历史大背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的社会现实。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都有不少的作用。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处景物描写,一是“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里烘托了菲利普全家人到哲尔赛岛旅游的愉悦心情;二是“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里烘托了知道于勒是穷光蛋后的一种阴郁心情。所以,抓住环境描写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主旨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把握好小说情节与人物形象的联系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是为人物的形象服务的。故我们只有把握好情节,才能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形象和中心。小说中对人物的刻画一般都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正面、侧面等方面进行描写,这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我们必须把握好。在教学时一般都会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反复诵读,品味人物,感悟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的细微之处,使学生产生心理和情感的共鸣。
2.把握故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