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6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2025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6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60人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这体现了行政处罚程序中的()。

A.调查制度

B.告知制度

C.表明身份制度

D.说明理由制度

【答案】:C

【解析】表明身份是指执行公务人员在进行调查或做出行政处理行为时,应当向相对人出示履行职权的证明,表明其有权从事该项活动。题干中,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即表明身份。

2、1915年,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其直接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本国实业

B.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产品

C.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D.实行贸易保护,提高国货的市场竞争能力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历史背景对各要素进行分析。1915年,日本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后,全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以此来表达对日本侵略行径的抗议和反对。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发展本国实业是一个长期的诉求,并非1915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当时并没有日本在中国市场上大量倾销伪劣产品这一背景情况;实行贸易保护,提高国货的市场竞争能力也不是该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因此,该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后,对于同一事物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的旧文件应()。

A.废止旧文

B.新不废旧

C.两文并存

D.相辅相成

【答案】:A

【解析】规范性公文具有时效性和权威性,当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时,意味着它对同一事物的约束和规范进行了更新或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和需求。旧文件在新文件生效后,其内容可能与新文件冲突或者已不适应现实需要,如果继续保留,会导致执行中的混乱和矛盾。所以为了保证公文的权威性、准确性和执行的一致性,旧文件应当被废止,以确保新的规范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4、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们的需要依照等级顺序依次得到满足,先满足低等级需要,再满足高等级需要,这体现了需要运行的()。

A.渐进原则

B.优势原则

C.缺乏原则

D.开放的结果

【答案】:A

【解析】需要层次理论由马斯洛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按等级依次满足,从低等级需要开始逐步向高等级需要发展,这符合渐进的特点,是一种逐步推进、依次满足的过程,所以描述的是渐进原则。优势原则强调在某一时期,个体最迫切的需要会成为优势需要,对行为起主导作用;缺乏原则强调当某种需要缺乏时才会引发相应的行为来满足该需要;开放的结果并非需要层次理论中关于需要运行的原则相关内容。因此答案是渐进原则。

5、某日凌晨,醉酒的李某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名背包女青年。因其近期刚失业,经济窘迫,便萌生了抢劫的念头。随后,李某尾随女青年至一条僻静小路,见四周无人且光线昏暗,便上前实施抢劫。然而,该女青年擅长擒拿格斗,李某多次尝试均未得逞,反而被打得狼狈不堪,最终落荒而逃。下列对本案的分析,正确的是()。

A.李某是在醉酒情况下实施的抢动行为,因而不构成犯罪

B.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C.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D.女青年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答案】:C

【解析】该题目考查对犯罪形态和相关行为性质的理解。关于醉酒实施犯罪行为,依据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本题中,李某虽处于醉酒状态,但其产生了抢劫故意,且实施了尾随、上前抢劫等行为,具有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构成抢劫罪,所以醉酒并非不构成犯罪的理由。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李某是因女青年是擒拿格斗好手,几次抢劫都未能得手,并非主动放弃犯罪,不符合犯罪中止的条件。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李某已经开始实施抢劫行为,然而由于女青年具有较强的反抗能力这一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其抢劫未能成功,符合犯罪未遂的构成要件。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女青年面对李某的抢劫行为进行反抗,是为了保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并非紧急避险。综上,该题中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6、“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所反映的现象对应的经济学名词是()。

A.会计成本

B.沉没成本

C.边际效用递减

D.幸存者偏差

【答案】: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不同经济学名词的理解和应用。破题点在于明确题干中“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所体现的经济学含义,再将其与各选项所代表的经济学概念进行匹配。“嫁出去的女,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67****66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ddd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