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名中的民族与历史》.pdfVIP

《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名中的民族与历史》.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龙满族自治县地名考

一、县名溯源:青龙河畔的族群记忆

青龙满族自治县因青龙河贯穿全境而得名。这条滦河第二大支流古称“漆水”,因河水清澈如

墨、蜿蜒如龙,被北方民族赋予“黑水龙魂”的意象。其源头可追溯至唐代《元和郡县志》中

“漆水出卢龙塞北”的记载,而“青龙”之名则与满族对水神的崇拜密切相关——满族萨满教

中,青龙象征掌管雨水的神灵,与境内多山缺雨的地理环境形成精神呼应。

县名的形成与历史移民浪潮深度交织。清康熙九年(1670年),朝廷“圈地令”下,镶白旗、

正蓝旗满族官兵从冷口出关,在青龙河流域“跑马占圈”,建立旗地庄园。这些移民将关内地名

习惯与满族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地名体系。例如,“官场”因清代八旗牧马场得名,“肖营

子”“王营子”则源自千总驻军的军事编制。1986年撤县设自治县时,“青龙”之名既保留了自然

地理特征,又彰显了满族聚居的民族属性。

二、乡镇地名:旗地制度与移民密码

青龙县现辖13镇11乡,地名深刻烙印着满族八旗制度与移民文化的双重基因:

(一)军事屯垦印记

•肖营子镇:康熙年间正白旗千总肖氏率鹰手驻此狩猎,形成“肖家营子”,后简化为肖营

子。境内“邢厂”“王厂”“公厂”原为八旗练兵场,后演变为村落。

•“”“”“”

官场镇:清代为八旗牧马场,原名官马场,后简称官场。其北部大马坪小马坪则是

军马放牧地的遗存。

(二)满族姓氏聚落

•大巫岚镇:正蓝旗翟氏“跑马占圈”于此,因宅院规模宏大得名“翟家大院”,后简化为大院

“”“”

村。周边牛角沟木头凳等村落多为正蓝旗丁氏、周氏聚居地。

•双山子镇:因地处两座山梁之间得名,境内瓦房村为康熙九年满族李姓庄头建立的皇粮“”

庄头驻地。

(三)移民迁徙见证

•八道河乡:清康熙年间邢、刘二姓从迁安逆沙河而上,因途经八条河湾得名。其下辖红草“

沟因遍生红草得名,后因人口繁衍更名为大杖子。”“”

•隔河头镇:明永乐年间山东移民在青龙河支流两岸建村,因地处河道转弯处得名隔河“

头,现存清代山东会馆遗址。”“”

1

三、自然地标:山水之间的文化图腾

(一)祖山:群山之祖的神话叙事

祖山原名老岭,因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皆其分支,被尊为群山之祖。其主峰天女“”“”“”“

峰”海拔1428米,因传说天女下凡沐浴得名。山腰“望海禅寺”可东眺渤海,寺内明代碑刻记

载晨钟暮鼓惊鱼龙的盛景。北麓背牛顶因十八强盗背牛出家的传说闻名,现存清代摩崖“”“”

石刻“清净无为”。

(二)都山:高寒耸秀的军事要冲

都山主峰海拔1846米,为秦皇岛市最高峰,清代《永平府志》称其“俯视群峰,为郡之镇”。

山顶“积雪六月不消”,形成“都山积雪”奇观。其南麓“影壁山”因山峰如宅院影壁得名,北麓

“石上松”生长于裸露岩石,被誉为“生命奇迹”。历史上,都山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

天然屏障,现存明代长城烽火台遗址。

(三)青龙河:文明孕育的母亲河

青龙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流域面积占全县76%。其支流“起河”因“水起如潮”得名,“星干

河”因河道蜿蜒如星图得名。河畔“花厂峪”因明代种植花卉得名,现存清代“花厂峪堡”城

墙,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冀东军区兵工厂所在地。下游“桃林口水库”因临近长城关口桃林口得

名,总库容8.59亿立方米,是京津冀重要水源地。

四、文化符号:从八旗圈地到红色记忆

(一)满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障子文化:满族移民为防野兽,在住所周围用树木搭建栅栏(方言称“障子”),形成“佟杖

”“”“”

子马杖子等村落。现存王杖子清代障子遗址,其结构与《满洲老档》记载一致。

•鹰手营子:康熙年间内务府派鹰手驻此狩猎,形成“鹰手营子”地名。肖营子镇“鹰手营子

村”现存清代养鹰棚遗址,出土过八旗鹰手腰牌。

(二)红色历史的地理印记

•花厂峪: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军区七区队在此建立根据地,发生花厂峪口阻击战。现存“”

八路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化快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个认真对待每一个键盘的键盘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