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中部某省纪检部门曾专门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关问题进行调查,发现省里某县一村被______“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后,前往调研的各路人马络绎不绝,令当地政府应接不暇,当地群众也对此极为反感。
填入画横线部分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赋予
??B:给予
??C:授予
??D:指名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根据文意,可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是一种荣誉称号,而荣誉称号是给某人、某单位或某事物的名称(多用于光荣的),是用于正式场合的值得严肃认真对待的事情,因此填入横线处的词语应该要能体现被严肃、郑重给予这层意思。
A项,“赋予”是指给予,交给,寄托,侧重强调的对象是重大任务、使命等,文中“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是荣誉称号,故排除。
B项,“给予”是指使别人得到,给、帮助的意思,侧重于非正式的场合,故排除。
C项,“授予”是指郑重地给予,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是比较正式、严肃的情况,符合语境。
D项,“指名”是指指出名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不是直接指出来的,是通过一定程序郑重给予的,与文意不符,故排除。
故本题选C。
【出处】《一年365天,天天有领导来调研!形式主义调研风该刹刹了》
?
2、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这是爱因斯坦眼中的教育真谛。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及家长,都应该想一想,当将来忘了在学校里记住的那些知识,还剩下些什么?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教是为了不教
??B: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C:学校交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知识
??D: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在学校所学的全部忘光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开篇通过爱因斯坦说的一句话来谈论教育的问题,讲学校、学生和家长应思考当将来把学校学的东西忘记了,还剩下什么?可知文段主要强调“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
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故本题选C。
【解析拓展】
A项、B项和D项:“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渔”“目的在于把在学校所学的全部忘光”文段均没有谈及,无中生有。
?
3、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________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________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必需?表示?精确?调动
??B:所以?必需?表示?透彻?调整
??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调动
??D:所以?必须?表现?透彻?调整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
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可知,文段强调“一定要有”之意。A项和B项“必需”作动词时指一定要有,与后文“有”语义重复,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必须”指一定要,符合文意。
再看第四空。该空与“思想”搭配。C项“精确”指非常准确,不能与“思想”搭配,排除C项。D项“透彻”指详尽而深入,与“思想”搭配恰当。答案锁定D选项。
验证第一空、第三空和第五空。将“所以”代入第一空,“坏习惯”与“涵义通常不很好”呈现因果关系,符合文意。将“表现”代入第三空,传达的意思是“文学借文字将思想感情表现出来”,符合文意。将“调整”代入第五空,“调整思想和情感”与后文“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相照应,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解析拓展】
表示:用言语行为显示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表现:表示出来。调动:更动,调集发动。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
?
?
4、现在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从海量信息中________、去伪存真、分析处理、归纳总结,是一个人的基本科学素养。但舆论场上,却常常发生这样的认知谬误;陈述的都是事实,但这些事实之间并无因果关系,生生地创造出来一种伪因果关系,也恰恰是这种假性因果联系最具有________,甚至成了一些“10万”爆文的编造套路。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追根溯源复杂性
??B:去芜存菁确定性
??C:顺藤摸瓜针对性
??D:抽丝剥茧迷惑性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第一空,“、”引导并列关系,横线处词语与其后三个词语构成并列,与三个词语表意不同,表达在海量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中国东航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乘务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岗位招聘(投资部)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国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社会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电三公司社会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专场宣讲会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中国轻工集团——中轻长泰(长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