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本章要点04文化基因谱系03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01文化的本质与结构202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形态
3中国人创造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又塑造了中国人。要探讨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奥秘,就必须深入了解历史实践的中国人;同样,如果要了解中国人,则必须懂得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反思,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的反思。尤其重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传统文化制约着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我们的未来会走向哪里,与我们今天如何走是紧密相连的;我们今天如何走,又与我们的过去是息息相关的。
4第一节文化的本质与结构·什么是文化?文化是和人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不过是人创造出来的现象世界。在人类产生以前,整个宇宙世界只是一个自然的世界。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使得人从自然界独立出来,人类开始按照自己的观念、意志去改造自然。于是,产生了一个与纯粹自然世界不同的“人化的自然”,它打上了人的观念、思想、情感、意志的印记,这个“人化的自然”就是文化世界。
5一、文化世界的形式·物质化的文化:如人所创造的劳动工具、满足物质需要的生活资料、经过人改造了的自然世界等。·精神性的文化:如社会意识形态各领域中的宗教、哲学、艺术、科学方面的思想,以及社会心理、习惯、风俗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是相互渗透的。任何物质文化均渗透着精神文化,同样,任何精神文化最终都要物化为一种具体的物质形式。白马寺宗教思想物化为庙宇唐伯虎书画扇子审美观念物化为绘画指南针科学概念物化为科学仪器
6二、文化的本质·尽管文化世界可以区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两种形式,但是,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精神性的,文化往往被看作是一切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人们主要以观念形态的文化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人自然世界改造赋予”人化“的精神因素文化世界
7三、文化的结构文化的基本结构是由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对象世界的双重关系构成:·认识关系:人对外部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关系。具有精神性特质的文化总是力求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本质、运动过程。·价值关系:外部世界满足自己需要的目的性关系。文化世界不过是一种有意义的现象世界,人之所以要创造出一个文化世界,是为了满足人类自己的各种需要。人外部世界认识满足需要
8四、文化世界的悖论人类创造文化是要正确地反映世界的规律性与实现人类的目的性。但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又是充满矛盾的,人类不得不面临许许多多文化世界的悖论:·首先,文化的认识关系充满着矛盾和悖论。人类产生的精神文化,总是力求全面地、客观地反映外部世界的规律性,但是,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客观世界也是不断地运动和发展的,所以,人类的精神文化永远只是部分地、片面地认识客观世界。
9四、文化世界的悖论·其次,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世界亦存在着矛盾与悖论。一般而言,人创造出来的文化世界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文化的价值意义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人所创造的许多文化现象,它们在呈现出正面的、积极的价值同时,也呈现出负面的、消极的价值。
10四、文化世界的悖论·最后,精神文化所反映的世界的规律性与人类的目的性之间的矛盾。文化所具有的认识功能是要把握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工具理性,而把握世界规律性则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目的性——价值理性。理想的文化世界应该是世界的规律性与人类目的性的统一,也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但在事实上,这种统一只是人类希望努力实现的一种理想,而实际的文化世界则往往并不一定能将其统一。
11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时间形态·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存在,那么,什么是传统文化呢?我们需要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理解它,因为传统文化首先是指一种时间状态的存在。
12一、什么是传统文化0102添加标题03文化的现在式或进行式从过去一直绵延到现在的文化观念——出现在过去且依然存在于今天的文化添加标题文化的过去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发展起来的文化文化的将来式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对现代人而言,传统文化绝不仅仅是产生于过去并已沉寂的历史文化,而是一种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命之流。
13二、传统文化的形态·客体化的文化形态:主要是指历史典籍、文物古迹、艺术作品等客观外化的文化形态。·主体化的文化形态:主要是指文化心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趣味等主体内化的文化形态。影响、塑造解构、建构主体化的文化形态客体化的文化形态曲阜孔庙祭孔大典
14三、学习两种传统文化形态的反思途径·对客体化的文化形态的学习与反思:多多阅读历史典籍,考察文物古迹,欣赏文艺作品。·对主体化的文化形态的反思:对这一类主体化的文化形态的反思,就是中华民族的自我反思,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