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工程溺水急救措施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现场安全评估与响应
紧急救援实施步骤
专业医疗处置流程
工程设备辅助救援
救援人员安全保障
后续处理与改进
01
现场安全评估与响应
PART
溺水危险源快速辨识
辨识溺水者是否处于无法自救状态
如筋疲力尽、失去意识、抽搐等。
03
如被水草、渔网等缠绕,或受到撞击、溺水时间过长等。
02
辨识溺水者是否受到其他伤害
辨识溺水者是否处于危险水域
如深水区、急流、暗流、漩涡等。
01
救援环境安全确认
确认救援人员是否受过专业培训,是否佩戴合适的救生装备,如救生衣、救生圈等。
救援人员安全
确认救援工具是否完好可用,如救生筏、救生绳、救援板等。
救援工具安全
确认救援现场是否有其他危险源,如水流突然变化、船只行驶等。
救援现场安全
伤者意识状态判断
判断伤者是否清醒
观察伤者是否有意识,能否自主呼吸和咳嗽。
判断伤者是否有自主心跳
判断伤者是否有外伤
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检查伤者是否有自主心跳。
检查伤者身体是否有伤口、出血、淤血等外伤情况。
1
2
3
02
紧急救援实施步骤
PART
脱离水域技术操作
救援人员快速入水
救援人员应迅速穿着适当救生装备,采用最快速度游向溺水者。
01
采用正确救援姿势
接近溺水者时,应采取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的姿势,如从背后或侧面接近。
02
脱离水域
利用救援装备或自身力量,将溺水者迅速带离水域,确保双方安全。
03
气道清理与体位控制
体位控制
将溺水者置于平卧位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便于后续急救操作。
03
若溺水者有水进入肺部,应尽快采取排水措施,如膝顶法、肩顶法等,帮助溺水者排出体内积水。
02
排水处理
清理呼吸道
将溺水者头部侧向一边,迅速清除口、鼻腔内的污物、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畅通。
01
初级心肺复苏启动
判断意识与呼吸
胸外按压
人工呼吸
紧急呼救与送医
迅速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呼吸,若无或呼吸微弱,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在溺水者胸骨中下段进行连续、快速、有力的按压,按压深度约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若溺水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应持续1-2秒,使胸廓完全抬起。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呼叫专业救援人员,将溺水者送至医疗机构进一步救治。
03
专业医疗处置流程
PART
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率,确保有效呼吸和循环。
呼吸和心率监测
评估患者的血压和体温,判断是否存在低体温或休克。
血压和体温测量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反应等,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系统检查
生命体征二次评估
溺水并发症防治
呼吸系统并发症
给予吸氧,防治肺水肿、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
01
循环系统并发症
监测心电图,及时处理心律失常,防治心力衰竭等循环系统并发症。
02
急性肾损伤
溺水患者易发生急性肾损伤,需监测尿量及肾功能。
03
低温症处理方案
监测体温
复温过程中要持续监测体温,避免复温过快导致体温过高。
03
如患者体温过低,可通过加热输液、体内置暖等方式进行体内复温。
02
体内复温
迅速复温
采取外部复温措施,如盖上毛毯或衣物,防止进一步散热。
01
04
工程设备辅助救援
PART
救生器材规范使用
应配置在危险水域附近,方便溺水者抓取,救生浮标应标有明显标识。
救生浮标
救生板
救生圈
救援人员利用救生板接近溺水者,采取正确的姿势将溺水者固定在救生板上。
投掷救生圈给溺水者,让其抓住救生圈,救援人员拉动救生圈回岸边。
水上救援装备操作
适用于较大水面救援,快速接近溺水者,需熟练掌握冲锋舟驾驶技能。
冲锋舟
可在水域快速穿梭,用于远距离救援,需配备专业人员操作。
水上摩托艇
能够进入危险水域,通过遥控操作将溺水者带至安全地带。
遥控救生机器人
应急通讯设备调用
对讲机
确保救援人员之间通讯畅通,及时传递救援信息和指令。
01
卫星电话
在偏远地区或信号不佳的水域,卫星电话可确保与外界保持联系。
02
广播系统
用于向溺水者喊话,稳定其情绪,同时向周围人员发出救援信号。
03
05
救援人员安全保障
PART
个人防护装备检查
6px
6px
6px
检查救援人员是否穿着合适的防水救援服,确保不会在水中受到过多阻力或受限。
防护服
穿着合适的救生衣,确保在水中能浮起并保持体温。
救生衣
佩戴头盔以保护头部,防止碰撞或跌倒造成的伤害。
头盔
01
03
02
携带救生圈、绳索、救生板等救援装备,以便及时施救。
救生装备
04
团队协作救援策略
分工明确
通讯畅通
相互支持
交替作业
根据救援人员特长和经验,合理分配救援任务,确保高效协作。
确保团队成员间通讯畅通,及时分享信息和调整救援策略。
在救援过程中,团队成员要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风险。
为避免救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