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北大附中2025届高三阶段性测试
原题: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诗句“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望岳》。有人用它来形容认知升级后的状态,有人用它象征格局打开后的视野,有人用它来表达摆脱困境后的心境……
请以“一览众山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审题立意:
题目理解
诗句“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望岳》,
原意是站在泰山之巅俯瞰群山,形容视野开阔、气势磅礴。
题目提示可从多个角度理解:
认知升级:学习、成长后,看待问题更深刻,视野更开阔。
格局提升:经历挫折或挑战后,心胸更宽广,格局更大。
摆脱困境:经历过困难后,回望过去,发现困境已不足为惧。
写作方向
成长感悟类:通过学习、经历某件事,认知提升,回望过去,感觉“一览众山小”。
逆境成长类:曾经面临困难,如今克服后,感觉轻松,境界提升。
人生境界类:经历某事(如比赛、创业、考试、旅行等)后,心境开阔,视野更高。
记叙文要求
具体事件:不能空谈“认知升级”,必须围绕一个具体经历展开。
变化过程:从“山高”(困难、迷茫)到“一览众山小”(突破、成长)。
细节描写:环境、心理、动作等描写要生动,增强感染力。
立意建议
从学习角度:曾经觉得学习很难(如数学、外语),经过努力后,回望过去,感觉“一览众山小”。
从比赛/竞争角度:曾经比赛紧张、害怕,后来成功后,回看比赛,感觉轻松。
从人生挫折角度:曾经陷入低谷(如家庭变故、失恋、创业失败),后来走出困境,感觉人生境界更高。
从自然/旅行角度:曾经害怕攀登高峰,后来成功登顶后,回望来路,感觉“一览众山小”。
避免的误区
不能只写“站在高处”的物理体验,必须结合心理或认知变化。
不能单纯写“成功后的喜悦”,必须体现从困境到突破的成长过程。
不能脱离“一览众山小”的核心意象,必须围绕“视野、格局、心境”展开。
总结
选材:选一个你“曾经觉得很难,但后来突破后感觉轻松”的经历(学习、比赛、人生困境等)。
结构:开端(困难/迷茫)→发展(努力/突破)→结局(成功后的开阔心境)。
主题:从“山高”到“一览众山小”的心理或认知变化,体现成长或境界提升。
你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方向,结合具体经历,写出有思想深度的记叙文。
满分作文
一览众山小
晨雾如博尔赫斯笔下永恒的迷宫,将群山包裹成一本尚未展开的书页。小王说这座山不高,可我知道,迷宫从不以尺度丈量,而是用选择与遗忘构筑。
我站在山脚,仰望那条蜿蜒向上的小径,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松脂的清香钻入鼻腔,凉意从脊背渗入。山脚的溪流像一条银色的线,时隐时现地穿过石缝,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未被讲述的故事。
加油啊!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轻松超过我时,她的背影像一串数字,被时间遗忘又重现。
山势渐陡,石阶如同博尔赫斯那面通向无限的镜子。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不同的记忆——雨水冲刷过的痕迹,风吹日晒留下的纹理,仿佛都在低语着过往的故事。
当我第三次跌坐在石阶上时,地面上映出一个微小的自己。这个瞬间让我想起博尔赫斯诗中倾斜的塔,在重力与意志间摇摆不定。远处,云海翻滚,像被揉皱的宣纸,遮住了更远的风景。
要放弃吗?女孩站在我身旁,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马尾辫。她的目光落在山下的远处,那里有我们的出发点,此刻却变成了地图上的一个模糊点。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那一刻,一道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半山腰的一棵古松。它傲然挺立在岩石缝隙中,树枝向四面八方伸展,像一个向天发问的符号。
你看那棵树,女孩指着古松说,它知道,真正的目标不是山顶,而是在生长中与风对话,在沉默中与光交流。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座山不是用来征服的,而是用来遇见自己的。那些曾让我畏惧的陡坡、石阶,此刻都变成了生命旅程的一部分。
当我们终于登上山顶时,夕阳像博尔赫斯那本《沙之书》的封底,将群山压成一片金红色的泛黄纸页。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像被折叠的书页,每一页都承载着不同的故事。
原来不是山高,而是我们低了。我喃喃自语,看着脚下的云海翻滚。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此刻,我体会到另一种天堂——在最高处,却依然谦卑地俯视众生。
山脚下的小卖部、山腰的陡坡、山巅的古松,所有的风景都在这一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人生画卷。
你看,女孩指着远处的山峦说,那些山峰现在看起来比我们矮了,但其实它们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我们的眼光更高了。
下山时,我们绕了另一条路。山路依旧陡峭,但心情已完全不同。这次,我不再计算还有多久到达终点,而是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
也许人生就像这座山——没有绝对的高低,只有相对的高度;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的过程;没有征服,只有相遇。
在迷宫中,所有的路都指向终点,而终点本身就是另一座山的山脚。
名师点评:
情节自然流畅:
增加了古松的顿悟场景,使先抑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乙亥北行日记》《大道之行也》比较阅读.docx
- 2025年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岳阳楼记》对比阅读训练.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60道古诗文名句默写押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考前理解性默写押题专练.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小说一文多考高效备考㈠《画痕》.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认识自己、认识时代、学会分析.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存基础上的美好生活.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重温.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预测:“批评”与“赞美”.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人物(郑钦文王楚钦孙颖莎)素材:时间的更替,梦想的接续.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