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历史通史专题知识总结:魏晋至隋唐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年)是封建国家分裂、民族大交融时期,也是中华文明曲折发展和孕育统一的时期。隋唐(581—907年)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
(1)政治与社会治理: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南北对峙;门阀士族政治兴起;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疆域开拓,社会安定,典章制度发达;安史之乱起,统一局面遭到破坏,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迁,北民南迁,各民族交往、交融加强。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华文化圈形成。
(2)经济与社会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破坏与发展交替,南方经济开发初见成效;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田庄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技术提高,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
(3)思想与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领域异常活跃,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儒学地位受到冲击,科技文化领先世界;隋唐时期文化开放多元,儒、佛、道三教并行,儒学开始复兴;科技继续领先,文艺繁荣;唐文化泽被深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封建国家分裂,制度承袭中有创新变化,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为隋唐统一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581—907年),国家制度创新,社会治理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封建社会呈现盛世现象。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政治制度
(1)中央官制: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2)地方行政: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3)门阀政治:士大夫家族世代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只看家世。
(2)考核制度: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
3.法律与教化
(1)趋势:律令儒家化,魏明帝设置律博士,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
(2)原则: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
4.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民族关系
①内迁民族: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通婚杂居。
②北魏政权:统一北方,推行汉法,推动民族交融。
③南方:北民南迁,开发江南,促进民族交融。
(2)对外交往:国家分裂,丝绸之路受阻。
5.货币与赋税制度
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6.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西晋:以“黄籍”登记户籍。
(2)东晋:对南方土著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对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
(3)东晋后期和南朝: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二、隋唐时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政治制度
(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彼此制约;政事堂设立,提高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地方行政
①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②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唐朝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2)考核制度:由吏部负责,隋每年考核九品以上官员,唐以品德和才能为考核标准。
(3)监察制度
①隋唐御史台为监察机构,长官为御史大夫。
②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3.法律与教化
(1)法律:《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2)教化:提倡礼治,颁布《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推广重视家训的经验。
4.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1)民族关系
①管理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和鸿胪寺。
②民族管理
隋朝
突厥、吐谷浑等归附;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治理;加强与流求的接触
唐朝
西北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唐蕃和亲、会盟;封渤海郡王、南诏王
(2)对外交往: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由以陆路为主转向以海路为主,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5.货币与赋税制度
(1)隋朝:征收租调役。
(2)唐朝:实行租庸调制,780年,改行两税法,征税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6.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户籍制度: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朝户籍三年一造。
(2)基层治理: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实行邻保制度。
(3)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隋文帝置仓积谷,鼓励民间自置义仓;唐朝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
【考点探究】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经济
魏晋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逐渐脱离了游牧生活和部落联系。而汉族人民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