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试题
2025.04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春秋时期孔子反对郑国浮华奢靡的通俗音乐,推崇庄重典雅、符合礼制的庙堂音乐。孔子曾说听到舜时的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主张“乐与政通”,君子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以上关于音乐的主张()
①闪耀着以民为本的思想光辉②强调发挥音乐的社会教化功能
③体现中华文化和为贵的理念④提倡音乐表达应符合伦理规范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题干中孔子的主张主要是关于音乐与礼制、道德以及社会教化的关系,并没有直接体现出以民为本的思想光辉,①错误;“乐与政通”体现了孔子认为音乐与政治相通,能够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通过音乐可以教化民众,使人们遵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发挥音乐在社会治理和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②正确;材料中孔子的主张主要是关于音乐与礼制、道德以及社会教化的关系,并没有直接体现出以和为贵的特征,③错误;孔子推崇庄重典雅、符合礼制的庙堂音乐,反对郑国浮华奢靡的通俗音乐,这表明他认为音乐的形式和内容都应该符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能过于放纵和低俗,要与“礼”相结合,起到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作用,④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秦在灭六国时强制迁徙冶铁致富的赵国卓氏和梁国孔氏到南阳,此后又“徙天下富豪于咸阳”。西汉建立后,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居关中”。从以上材料可知,秦汉时期政府面临的共同社会政治问题是()
A.分封制带来的地方割据的隐患
B.地方豪强与六国旧贵族势力的威胁
C.异姓诸侯王对中央政权的挑战
D.冶铁业已被私营手工业者垄断经营
【答案】B
【解析】据题干“秦在灭六国时强制迁徙冶铁致富的赵国卓氏和梁国孔氏到南阳,此后又‘徙天下富豪于咸阳’。西汉建立后,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居关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政府强制迁徙地方豪强和六国旧贵族,目的是削弱他们的势力,防止其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B项正确;秦朝没有采取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没有采取分封制,因此也没有诸侯王,排除C项;冶铁业已被私营手工业者垄断经营与材料中强制迁徙地方豪强和六国旧贵族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根据以下两则历史材料,可以共同确认的史实是()
《北史·魏孝文帝纪》载:“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班之天下。”
《魏书·张普惠传》载,孝明帝(孝文帝之孙)时,张普惠上书:“以天下民调,幅度长广,尚书计奏,复征绵麻,恐其劳民不堪命……仰惟高祖(孝文帝)废大斗,去长尺,改重秤,所以爱万姓,从薄赋。”
A.孝文帝改革与赋税相关的度量器具
B.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使百姓富足安乐
C.孝明帝试图在户调之外再加征棉麻
D.孝明帝全面地承继了孝文帝的政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北史·魏孝文帝纪》“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和《魏书·张普惠传》张普惠提及“高祖废大斗,去长尺,改重秤,所以爱万姓,从薄赋”,结合两则材料可知,孝文帝改革中明确调整度量器具(大斗、长尺、重秤),且张普惠指出此举与赋税调整直接相关(“从薄赋”),因此两则材料共同确认孝文帝改革了与赋税相关的度量器具,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孝文帝改革使百姓“富足安乐”,仅强调减轻赋税意图,排除B项;材料中张普惠反对孝明帝“复征绵麻”,但第一则材料未涉及孝明帝具体政策,排除C项;孝明帝时复征绵麻的行为违背孝文帝降低赋税的原则,说明未全面继承,排除D项。故选A项。
4.元朝建立后设立司农司,1274年司农司官员编辑《农桑辑要》并颁行于民。该书详尽记载北方蚕桑生产的经验,还记载了以往农书中未曾见到的作物,如棉花、菠菜、甘蔗、西瓜等,这些作物是唐宋以来由边疆地区或国外传入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元朝统治者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②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指导农业生产
③开创了中国古代农书编撰的先河④反映了高产粮食作物的传播推广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设立司农司,说明统治者重视农业管理,故①正确;司农司作为专门机构,负责编撰《农桑辑要》并指导生产,故②正确;《齐民要术》等农书早于元朝,元朝编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阜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2025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x
- 安徽省淮北市属重点中学四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素质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马鞍山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县域高中合作共享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宿州市、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福州市福州九县(市、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福州市九县(市、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福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x
- 福建省龙岩部分县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