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甘蔗白疹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65.020.01

CCS

FORMTEXTGXAS

FORMTEXTB16

团体标准

T/FORMTEXTGXASFORMTEXTXXXX—FORMTEXTXXXX

FORMTEXT?????

FORMTEXT甘蔗白疹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FORMTEXT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greenpreventionandcontrolofsugarcanewhiterashdisease

FORMDROPDOWN

FORMTEXT?????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广西标准化协会??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PAGEII

PAGEI

目次

TOC\o1-1\h\t标准文件_一级条标题,2,标准文件_附录一级条标题,2,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病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1

4.1病害症状 1

4.2发病规律 1

5绿色防控 1

5.1防控原则 1

5.2农业防治 2

5.3科学用药 2

6档案管理 3

附录A(资料性)甘蔗白疹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及发生症状 4

A.1甘蔗白疹病病原菌形态特征 4

A.2甘蔗白疹病发生症状 4

附录B(资料性)甘蔗白疹病调查记录表 5

附录C(资料性)甘蔗白疹病分级指标 6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PAGEII

PAGEI

前言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大学提出并宣贯。

本文件由广西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大学、广西合浦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南宁飞得更高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兴农达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蒙姣荣、陈保善、韦茂春、邱小燕、王春娟、张积森、高三基、郭小艳、蓝秋燕、石前、李界秋、宁广庄、赵理贤、梁艳新、刘芷函、王华生、杨淑兰、余青云、梁锋、陈坤、蓝寒涛、黄武生、毛永雷、潘晓磊。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T/GXASXXXX—XXXX

PAGE2

PAGE3

甘蔗白疹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甘蔗白疹病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甘蔗白疹病绿色防控的程序,给出了病害症状及发病规律,规定了防控原则、农业防治、科学用药的操作指示,描述了甘蔗白疹病绿色防控过程信息的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甘蔗白疹病的绿色防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甘蔗白疹病sugarcanewhiterashdisease

病原菌为甘蔗痂囊腔菌(Elsino?sacchari),主要危害甘蔗叶片,造成蔗叶提早枯死,产糖量下降的一种真菌病害。

甘蔗白疹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极慢(05cm/周~0.7cm/周),菌落呈花瓣状、边缘不整齐,表面通常会产生褶皱,褶皱方向由内向外,菌落呈红棕色,表面覆盖少量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同时会产生红棕色色素。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孢子单细胞,呈椭圆形或长圆形,无色。参见图A.1。

病害症状及发病规律

病害症状

初期:病叶开始时出现黄色的椭圆形或纺锥形小斑

文档评论(0)

hcmpv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