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周王要维系周礼秩序,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不断举行各种祭祀活动,通过祭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展
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不断提醒那些参与祭祀的诸侯明确自己的等级身份和责任,以加强华
夏族群的凝聚力。祭祀就是周而复始的一种崇拜仪式,需要制定规范与准则,目的是获得祖先和神灵
的保佑,长久下来就形成了“礼”的雏形。
华夏族群认为祖先和英雄人物死亡,只有形体消失,灵魂仍生存于另外一个世界,于是对这些不死的
魂灵萌生敬畏之情,由此形成侍奉祖先的风气。在商代,祖先与天神崇拜是混融在一起的,祖先活着的
时候是人,死后就变成了神,都可以作为祭祀对象,因为他们认为,祖先与神祇都在保护着氏族、部落
与国家的生存,承担着保佑延续氏族血脉的责任。
祭祀神人和祖先需要一些具体器物和程式化的东西提供支持,这就是周人所说的“制礼作乐”。周王考
虑怎么样使得祭祀更加条理化、规范化,特别是剔除商朝那些动不动就杀人的原始野蛮做法,这就是
后人常说的祭祀礼仪的人文化过程。祭祀对象既然是祖先,那就必须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把参与
祭祀的人安排成有序的等级,分别设计出与之相应的仪式、服装和姿态,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站在
什么位置,都有特殊的规定。从商朝到周朝,在祭祀形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周王不仅要维持一个神
人“大巫”的形象,还要想办法让普通人都参与到祭祀过程当中,体会其中的蕴意。因此,周代完成了与
西方宗教分道扬镳的一次重要转折,那就是想方设法把外在的仪式内在化,把它变成每个人内心都遵
1/17
守的一套准则,对“德”的弘扬与解释就是实现这个转折的重要步骤。
通过把对上天的尊敬转化为一种心理上的道德建设,是周人对文化做出的最大贡献。这和西方人的宗
教思想演变路径恰好相反:西方人主张向外发展,内心的崇敬之情统统献给上帝,由上帝来安排每个
人的生活和信仰;周人则主张向内发展,由内心的道德引领日常生活秩序的安排。周公“制礼作乐”就是
从外在规范的角度确立道德的重要性,以便别亲疏、树尊卑、明贵贱、定名分,始终围绕着血缘纽带这
个核心内涵展开。
(摘编自杨念群《“周礼”奠定了中国的精神底色》)
材料二:
中国是拥有悠久礼乐文明的礼仪大国,有着丰富的礼仪文化资源,同时重视礼制建设与礼俗教化。荀
子《礼论》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强调“礼”的功能,礼仪文化依循三大
伦理原则,即与天地协调的自然伦理、以祖先纪念情感为中心的家庭伦理、推崇君师为政教的政治伦
理,这三者是“礼”的核心内涵,是传统礼仪文化的根本性质所在。
当代社会是以人民为主体的现代社会,新的社会生活自然需要相应的礼仪。传统礼仪遵循的三大伦理
原则在当代社会必然发生根本的性质变化,以新的伦理原则处理人与自然、家庭社会等的关系,既保
留中华民族礼仪文化底色,又体现了礼仪文化融入当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我们需要从传统礼仪文化
的当代实践中探讨其与当代社会转化创新的路径。
以人情社交礼俗为例,乡土社会的生存方式与社会结构决定了乡民之形成特定的自我组织、自我服
务、守望相助的互惠关系。这种关系在宋人吕氏兄弟拟写、朱熹扩充的《蓝田乡约》中有精准表述,所谓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人情礼俗
传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化趋向淡化。但红白喜事中的人情互惠传统在城乡特
别是广大乡村仍然普遍存在。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传统人情礼俗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了困扰,比如
互相攀比抬高的人情费用,因人情而滋生的干预社会公正的弊端,这些都需要在传承优良礼俗时予以
抑制与避免。我们要重视以人情社交礼俗传统为基础,融合现代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精神,重建与增
进家庭、村落、社区的亲密关系。
节日礼仪是传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岁时节日为人们回归传统提供了时空平台,人们在节日礼仪中
2/1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吉林高三下册4月期中联考数学试卷【附解析】.pdf
- 2023~2024学年下册高一政治期末真题常考专题练习: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附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下册湖南永州期末联考高二历史试卷【附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 安徽亳州高二下册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附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 福建宁德福鼎高一下册3月月考化学试卷【附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 福建泉州泉港区高二下册3月月考化学试卷【附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 福建三明沙县区高一下册第一次月考【3月】数学试卷【附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 广东江门高二下册3月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 广东汕头汕头经济特区高一下册期中物理检测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 广东汕尾高二下册3月月考地理试卷【附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