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人类社会(第三讲).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与人类社会第三讲物理海洋学基础-潮汐高抒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本科教材与文献阅读教材与课程的关系克服“课本依赖症”、“课程依赖症”培养自学能力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文献阅读方法参考文献记录格式

第三讲内容物理海洋学的理论体系潮汐的基本特征潮汐研究历史牛顿:平衡潮理论拉普拉斯:动力学理论潮汐预报

物理海洋学研究物理海洋学是海洋科学的基础学科海水的物理性质描述海洋的数学方程(流体力学为基础)观测仪器(海流计,测深仪,ADCP等)观测平台(卫星,浮标,潜标,飞机,雷达等)海陆气相互作用、海洋表混合层、风生环流、深海环流、赤道海洋动力过程、海洋动力数值模型、海洋中的波动(浪,潮,海啸等)、浅海及海岸动力过程海洋灾害(台风,风暴潮,溢油,赤潮等)

太阳辐射、蒸发、降雨、径流输入以及海冰的融化凝结等过程均可影响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温度和盐度的变化导致密度的变化,密度的空间分布是压强梯度力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压强梯度力是驱动深海、浅海环流的主要动力之一温度、盐度、密度

海水中盐分的构成

盐度对海水密度的影响

海洋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自下而上的,即现场观测是整个学科的基础,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所决定的1Lackofsufficientsamplesisthelargestsourceoferrorinourunderstandingoftheocean.Theabsenceofevidencewastakenasevidenceofabsence(C.Wunsch,2002)2无论何种数据,首先要对其进行基本的调查,对其质量进行评估,错误的数据导不出正确的结论.由于观测仪器的精度限制,目前的观测资料可能导致出现某些错误的结论,海洋科学仍处于不断发展中3观测数据对海洋研究的重要性

01.刻画海水运动02.观测与理论分析方法03.通过两个主题加深印象:潮汐;海气气相互作用04.有“描述性海洋学”课程和教材本课程对物理海洋学的要求

北极海区的海水层特征

海盆的水体运动特征,据中国海洋大学赵进平教授“高等描述性物理海洋学”讲义

潮汐——海洋环境中水位以半日或全日周期发生涨落现象0101020304伴随着海水的水平流动在陆架和海岸水域尤为显著生活在海岸附近的人们很容易观察到潮汐020304潮汐现象

01潮位有变化(高潮、低潮)02潮汐的主要周期是半日或者一日(半日潮、全日潮)03高潮发生时刻有变化(潮汐间歇)04大潮一般出现在农历初三、十八(潮龄)05存在潮汐不等现象(日不等、半月不等)06潮差:大洋中0.9m左右,浅海数米至十几米07潮汐的振幅和初位相因地而异(调和常数)潮汐的基本特征

潮汐水位涨落

水尺(人工读数)浮标式潮位记录仪自记式压力验潮仪遥测验潮仪声学水位计潮汐水位涨落的观测依赖于“潮位仪”

全日潮:diurnaltides

半日潮:semidiurnaltides

混合潮:

mixedtides

同一日期、不同地点的潮汐水位曲线

在古代,人们开始试图描述潮汐的基本特征(用以指导海岸带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安排)并解释潮汐的成因中国古代也有许多关于潮汐的记载——窦叔蒙,8世纪中叶,《海涛志》,我国现存最早的潮汐专著欧洲人(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影响下)较早地以自然哲学的语言来描述潮汐,并把它与月相的变化相联系近代科学研究始于欧洲

东汉王充: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大小满损不齐同。三国虞翻:水性有常,消息与月相应。晋代杨泉:月,水之精也。潮有大小,月有盈亏。唐代窦叔蒙对潮汐大小随月相变化过程的描述最为详细:潮汐随月相的周期性变化过程是,每月朔望时潮汐最大,上下弦时最小,在朔与上弦之间和望与下弦之间潮汐逐渐变小,在上弦与望之间和下弦与朔之间潮汐逐渐变大。中国潮汐研究启蒙

CartwrightDE,1999.Tides:ascientifichistor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292pp.

本书关于潮汐研究历史的介绍颇为详尽。

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如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研究过这个问题——后来均证实方法有误,不能成立牛顿(1642-1727)提出了潮汐成因的平衡潮理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用万有引力理论来加以解释——基本原理正确,但推论过程中有不少失误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于1687年出版之后,许多人试图寻求正确的结果

1738年,法国皇家科学院甚至以“海洋的涨落潮”为题,设立大奖。在1740年,有4人获得了该奖,都是有名的数学家:A.Cavalleri,D.Bernoulli(1700-1782),L.Eular(1707-1783)和C.Maclaurin(1698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