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营养状态评估方法01营养支持概述03营养支持计划制定04营养支持实施护理05营养支持效果评价06健康教育与伦理考量
营养支持概述01
营养支持定义与目标定义营养支持是指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营养,以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代谢,促进疾病康复的治疗手段。01目标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纠正代谢紊乱,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02
临床适应症分类肠内营养支持适用于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但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患者,如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肠外营养支持特殊疾病营养支持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无法经口或肠内途径获取足够营养的患者,如短肠综合征、严重腹腔感染等。针对某些特殊疾病或病理生理状态的营养支持,如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支持等。123
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营养支持能够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支持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诊疗费用,降低医疗成本,为患者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对于某些严重疾病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延长生命。营养干预重要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生存率
营养状态评估方法02
人体测量学指标反映患者当前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可采用实际体重或理想体重进行评估。体重身高皮褶厚度上臀围反映患者长期营养状况,可用于计算BMI等评估指标。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反映身体脂肪含量。测量上臀围可间接反映肌肉含量。
生化实验室检测蛋白质测定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反映患者蛋白质营养状况。01脂肪测定血脂、胆固醇等指标,反映患者脂肪代谢情况。02血糖监测血糖水平,了解患者糖代谢及胰岛功能。03微量元素测定钙、磷、镁等微量元素,评估患者矿物质营养状况。04
通过询问患者膳食摄入情况,了解患者实际摄入量及饮食结构。膳食调查对患者摄入的食物进行称重,计算热量及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称重法了解患者过去一段时间内的膳食模式及饮食习惯,有助于发现潜在的营养问题。膳食史回顾膳食摄入分析工具
营养支持计划制定03
根据病人的体重、身高、年龄、性别、活动水平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能量。根据病人的肾功能、蛋白质丢失情况、伤口愈合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蛋白质。根据病人的血脂、肝功能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脂肪。根据病人的血糖、肝功能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能量与营养素需求计算能量需求蛋白质需求脂肪需求碳水化合物需求
营养素种类选择含有足够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肠内营养制剂。给予途径根据病人的胃肠道功能,选择口服、鼻胃管、鼻肠管等途径给予肠内营养。给予剂量根据病人的实际需求和耐受情况,制定合适的肠内营养剂量。给予频次根据病人的胃肠道功能和吸收情况,制定肠内营养的给予频次。肠内营养方案设计
肠外营养配方选择肠外营养配方选择营养素种类配方合理性渗透压输注途径肠外营养制剂应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肠外营养液渗透压过高易导致静脉炎和代谢紊乱,需选择合适的渗透压。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肠外营养配方,避免营养素过量或不足。肠外营养可通过中心静脉或外周静脉输注,需根据病人的血管情况和营养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
营养支持实施护理04
喂养途径管理要点肠内营养遵循医嘱选择口服或管饲途径,确保营养物质的有效输送。肠外营养当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时,需通过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物质。喂养管的选择与放置根据患者病情和喂养途径,选择合适的喂养管,并确保其正确放置和固定。喂养速度与量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和营养需求,调整喂养速度和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并发症预防措施保持喂养途径的清洁和无菌,定期更换喂养管,避免感染。感染性并发症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和营养指标,预防代谢紊乱。代谢性并发症采用适当的喂养速度和量,避免胃潴留、腹泻等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定期检查喂养管是否通畅,避免堵塞或脱落。机械性并发症
患者耐受性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心理状态监测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患者对营养支持的耐受性。消化吸收功能监测观察患者的消化吸收情况,如有无腹胀、腹泻、恶心等不良反应。营养物质代谢监测定期检测患者的血糖、电解质、白蛋白等指标,评估营养支持效果。
营养支持效果评价05
定期测量体重,评估患者营养状况。体重监测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反映患者营养状况。实验室指标通过测量肌肉量,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肌肉消耗。肌肉量评估010302生理指标追踪观察患者能量摄入与消耗是否平衡,以评估营养支持效果。能量平衡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x VIP
- 海天蒙德Hi驱动器说明书.pdf
- 运动场土方工程方案(3篇).doc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湿度检测及控制系统设计.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 GB_T 311.4-2010绝缘配合 第4部分:电网绝缘配合及其模拟的计算导则.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高校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GB_T 311.2-2013绝缘配合 第2部分:使用导则.docx VIP
- 6.3三角形的中位线 课件(共22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