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记》测试题带答案.pdf

《石渠记》测试题带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渠记》测试题带答案

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又折西行/西市买鞍鞯(《木兰诗》)

B.然卒入于渴/佁然不动(《小石潭记》)

C.其长可十许步/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D.睨若无穷/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答案:D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可列坐而

庥焉)()

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D.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答案:C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乍大乍细(忽大忽小)

B.渠之广或咫尺(泉渠的宽度)

C.不能百步(不可以走百步)

D.于是始穷也(到这里就穷尽了)

答案:C(不能百步:走不到百步)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

时小。)

B.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越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

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

C.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看上去好像无穷无尽,然而最终流入袁家渴。)

D.视之既静,其听始远。(看它虽然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近。)

答案:D(视之既静,其听始远: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了作者探寻石渠的过程。

B.文章描写了石渠、石泓、小潭三处景观。

C.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D.文章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了石渠的热闹喧嚣。

答案:D(文章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但突出的是石渠的静穆幽深。)

6.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渠之广或咫尺

B.予从州牧得之

C.潭幅员减百尺

D.惜其未始有传焉者

答案:B

7.下列句子中“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长可十许步

B.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C.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D.睨若无穷,然卒入于其侧

答案:A(代词,它的长度;B、C、D均为代词,指石渠)

8.下列对“惜其未始有传焉者”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可惜石渠从来都没有人知道。

B.可惜从来都没有人写过石渠。

C.可惜石渠的美景从来都没有人欣赏。

D.可惜石渠从来都没有人传颂过它的美。

答案:B

9.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B.文章通过描绘石渠、石泓、小潭等景观,突出了它们的共同特点:幽深、静穆

C.文章在描绘景观时,注重细节描写,如“昌蒲被之,青鲜环周”。

D.文章在描绘景观时,主要采用了动衬静的手法,如以涓涓细流之声来衬托崖谷

的幽静。

答案:B(石渠、石泓、小潭三处景观特点各不相同)

10.下列对柳宗元及其作品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B.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

C.《石渠记》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

D.《石渠记》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批判。

答案:D(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借景抒发胸中积郁之气

的感情)

11-20题(略)

21.下列对“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看上去好像无穷无尽,但最终还是流入了大海。

B.看上去好像无穷无尽,但最终还是流入了袁家渴。

C.看上去好像没有尽头,但流了一段距离就消失了。

D.看上去好像没有尽头,但流得很慢。

答案:B

22.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昌蒲被之(覆盖)

B.青鲜环周(环绕)

C.予从州牧得之(跟随)

D.惜其未始有传焉者(可惜)

答案:D(惜:惋惜)

23.下列对文章情感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绘石渠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B.作者在探寻石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探奇制胜的乐趣。

C.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对仕途不顺的感慨和无奈。

D.作者通过文章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答案:D

24-30题(略)

注意:由于篇幅限制,11-20题及24-30题的具体内容未给出,但可按照类似1-10

题及21-23题的出题逻辑进行设计和补充,涵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重点词句的

解释、对文章手法的分析以及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等多个方面。

文档评论(0)

金属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化典故,学科知识,生活常识,中小学文档等等,你需要的都在这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