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登快阁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仕途坎坷,屡遭贬谪。黄庭坚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黄、秦观、晁补之、张耒)之一,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点石成金”、“无一字无来处”之论。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作者简介
他开创了江西诗派(陈师道、陈与义、曾几、吕本中等),在两宋诗坛影响很大。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做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有《山谷集》。又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苏轼、黄、米芾、蔡襄)之一,。作者简介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作者简介
黄庭坚书法《砥柱铭》拍出4.368亿天价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价格纪录。《砥柱铭》近600字,长达8.24米,加上历代题跋,总长近15米,是黄庭坚现存最长的大字行楷。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诗歌创作黄庭坚主张“以俗为雅”、“以故吐新”强调运用古人词句要“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用铁比喻被陶冶的万物即诗歌的素材,用金比喻点化后的成品即诗歌。
登快阁
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初读感知
这首诗是黄庭坚元丰五年(1082年)知吉州太和县时所作,时年38岁。快阁在太和县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而得名。诗中通过倚阁观望江、天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深秋傍晚的图画,抒发了作者为官在外的一种失意无聊和归隐故园的情怀。初读感知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痴儿,《晋书·傅玄传》:“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诗中自嘲,怀才不遇。倚,长久倚靠快阁,悠闲欣赏晚晴美景。首联赏析
首联前句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后句用杜甫“转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句。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边无垠的暮色晴空。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快阁,在这晚晴的余辉里倚栏远眺。首联赏析
诗中自称“痴儿”,使用《晋书?傅咸传》夏侯济与傅咸书信中的话:“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关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意思是只会“了官事”的是痴子,非大器。诗人在这里借其语,颇有自我嘲笑的意味,说自己是痴儿,没有什么本领,不是办大事的材料,只会痴迷自然美景。首联赏析
诗人在快阁的东西眺望,他为暮色晴空下的自然美景陶醉了,“倚晚晴”三字,写出了诗人游兴之浓和流连之久。“倚”字含有倚阁赏晚晴两重意思,其用法来自杜甫《缚鸡行》“注目寒江倚山阁”。“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首联表现诗人对快阁周边美景的喜爱之情,间接表现了他对仕途的厌倦情绪。首联赏析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写出了雨后初晴空气清朗,天因而远大,月因而分明的特点,气象阔大。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澄江静如练——谢朓颔联赏析
颔联用的是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之句,但黄诗又是锻炼熔造新的境界:千山叶落,天空方显辽远阔大,新月映照,澄江更显空明澄澈。颔联赏析
三、四两句描写从快阁看出去的景色。气象阔大,境界高远,秋高气爽,月映澄江,这样的的意境映照出诗人清超旷远的胸襟气度。颔联赏析
“落木千山天远大”,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名句,而意境又不尽相同。杜诗有一种秋天的萧瑟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而黄诗则着重表现秋天的高旷,有无限广阔的天地,可以任鸟儿自由飞翔,让人们自由呼吸。放眼天际,使人感到身心舒服,飘飘然有飞翔天外之想。颔联赏析
“澄江一道月分明”句化用了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名句,而意境也不尽相同。谢诗表现晚霞夕照的江景,而黄诗则着重表现月影澄江的夜色,营造了宁静、澄清、温馨的境界。颔联赏析
1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落木、天、澄江、月2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