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4).pptx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4).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与文化哲学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时代精神的精华探索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吸收外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

看视频《一幅斗牛图,争论千百年》,思问题:1.为何小小牛童发现了戴嵩《斗牛图》的所谓瑕疵?2.实践与认识有何关系?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1.1追求智慧的学问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2.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3.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框内容,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精神:通过学习本框内容,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以及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公共参与: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目标展示教学重点:1.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的含义主体是人,认识是人类特有,动物没有一.认识与实践认识VS意识(1)认识与意识本质上是一样的,区别在于:①含义不同:认识是积极的主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②范畴不同:意识相对于物质而言,属于唯物论范畴;认识相对于实践而言,属于认识论范畴。(2)认识与意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有正误之分。性质:积极的主动的反映(与意识区分开)(≠被动的反映)认识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

一.认识与实践感性认识(感觉、知觉、和表象)感性认识(概念、判断和推理)2.认识的两个阶段

一.认识与实践2.认识的两个阶段(1)感性认识①内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②形式感觉:是通过各种感官对事物的表面的个别的属性和特性的反映。(如:看到苹果的颜色、嗅到饭菜的香味、听到美妙的音乐、触摸到丝滑的秀发)知觉:将各种感觉加以综合,形成反映该事物各方面特性的整体的感性形象。(如:喜马拉雅山很高、猛虎跳涧、高铁跑得快等)表象:大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对事物形象的再现。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胸有成竹等)

一.认识与实践2.认识的两个阶段(2)理性认识①内涵: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概念:是对事物的本质、共性的概括和反映。(如: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判断: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或断定。(“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推理:是从已有的判断合乎规律地推出新的判断的反映形式。(如:如果谁骄傲自满,那么他就要落后;小张骄傲自满,所以,小张必定要落后。)②形式

发展、深化依赖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提醒:(1)二者相互转化的说法是错误的。(2)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也是错误的(3)不能认为感性认识都是错误的,理性认识都是正确的一.认识与实践2.认识的两个阶段(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注意】:既没有纯粹感性的认识,也没有纯粹理性的认识,二者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往往感性认识中有理性,理性认识中有感性。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一.认识与实践感性认识VS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区别内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形式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水平认识的初级阶段认识的高级阶段联系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实践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类特有≠主观思维活动≠认识活动1.实践的含义≠认识方式性质对象一.认识与实践自然界人类社会粤港澳大桥图纸粤港澳大桥

在当代中国,主要表现为在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改造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k12学习资料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0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