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1月人卫一类-口组习题库与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关于急性根尖周炎病理改变过程哪项是错误的
A、早期,根尖周牙周膜血管扩张充血,浆液渗出,组织水肿
B、进一步发展,大量中性粒细胞游出,局部组织坏死
C、然后,中性粒细胞释放各种酶将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肿
D、接着炎症向邻近骨髓腔扩展,产生局限性的骨膜下脓肿
E、聚集在根尖周的脓液若不及时引流,则脓液常沿阻力小的部位排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早期,根尖周牙周膜血管扩张充血,浆液渗出,组织水肿,A正确;进一步发展,大量中性粒细胞游出,局部组织坏死,B正确;中性粒细胞释放各种酶将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肿,C正确;炎症向邻近骨髓腔扩展,可形成弥漫性骨髓炎,而非局限性的骨膜下脓肿,D错误;聚集在根尖周的脓液若不及时引流,则脓液常沿阻力小的部位排出,E正确。
2.基底细胞液化常见于
A、病毒性黏膜病
B、良性黏膜类天疱疮
C、口腔扁平苔藓
D、天疱疮
E、口腔白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基底细胞液化常见于口腔扁平苔藓,是其病理表现之一,在基底细胞层内水肿,基底细胞排列紊乱,基底膜界限不清,甚至消失。病毒性黏膜病、天疱疮、口腔白斑、良性黏膜类天疱疮一般无基底细胞液化这种表现。
3.严格地讲根面龋应包括
A、牙骨质龋
B、颈部牙釉质龋
C、直接累及牙本质龋
D、间接累及牙本质龋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面龋是指发生在牙根面的龋病,主要包括牙骨质龋(选项A)、颈部牙釉质龋(选项B)。同时,根面龋一旦进展,可直接累及牙本质龋(选项C),也可能因牙髓的防御反应等间接累及牙本质龋(选项D),所以以上均是根面龋应包括的内容,故答案为E。
4.女,25岁,颊黏膜处有一蓝紫色的包块,质软,可被压缩。镜下可见瘤组织由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其间可见菲薄的结缔组织间隔。病理诊断为
A、蔓状血管瘤
B、毛细血管瘤
C、肉芽组织性血管瘤
D、海绵状血管瘤
E、血管性龈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镜下可见瘤组织由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其间可见菲薄的结缔组织间隔,这是海绵状血管瘤的典型病理表现,而蔓状血管瘤由较粗的迂曲血管构成,管壁厚薄不一,有较多的平滑肌组织;毛细血管瘤由分化良好的内皮细胞构成;肉芽组织性血管瘤镜下为富含毛细血管的肉芽组织;血管性龈瘤有其特定的病理特征与题干不符。所以答案是D。
5.腺泡细胞癌发生率多少的排列顺序是
A、腮腺、小涎腺、颌下腺
B、腮腺、颌下腺、小涎腺
C、颌下腺、腮腺、小涎腺
D、小涎腺、腮腺、颌下腺
E、小涎腺、颌下腺、腮腺
正确答案:A
6.关于静止期牙周炎病理变化哪项是错误的
A、牙周袋壁上皮及结合上皮周围炎症明显减少
B、牙周袋与牙槽骨之间可见大量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
C、牙槽骨吸收呈静止状态,在牙槽嵴旁吸收处可见新骨形成
D、牙槽骨内常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E、牙根面被吸收的牙骨质也出现新生现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静止期牙周炎病理变化为:牙周袋壁上皮及结合上皮周围炎症明显减少;牙周袋与牙槽骨之间可见大量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牙槽骨吸收呈静止状态,在牙槽嵴旁吸收处可见新骨形成;牙根面被吸收的牙骨质也出现新生现象。此时牙槽骨内破骨细胞少见,不易见到吸收活动。所以选项D中说牙槽骨内常见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是错误的。
7.早期浸润邻近的神经和血管的肿瘤是
A、基底细胞腺癌
B、恶性混合瘤
C、粘液表皮样癌
D、多形性腺瘤
E、腺样囊性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腺样囊性癌的肿瘤细胞常浸润神经和血管,早期即可出现这种表现,而其他几种肿瘤一般较少早期浸润邻近神经和血管。
8.嗜酸性腺瘤
A、生长缓慢、无复发
B、生长缓慢、可复发
C、生长快、无复发
D、生长快、可复发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嗜酸性腺瘤是一种生长缓慢、有包膜、无侵袭性、不转移且术后无复发的良性肿瘤。嗜酸性腺瘤的生物学行为特点决定了其生长缓慢且一般不会复发,符合选项A的描述。
9.关于牙骨质龋病理形态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扫描电镜可见表面的凹陷内有大量的细菌和菌斑
B、显微放射摄影显示表层和表层下均脱矿,矿化程度一样
C、脱矿的牙骨质易沿生长线崩裂、缺失,使病变较快累及牙本质
D、可形成牙骨质下的潜行性龋
E、牙骨质龋进展缓慢,可刺激牙髓组织修复性反应出现,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牙骨质龋显微放射摄影显示表层下脱矿,表层矿化相对较高,矿化程度不一样。其他选项[A]扫描电镜可见表面凹陷内有大量细菌和菌斑;[C]脱矿牙骨质易沿生长线崩裂、缺失使病变较快累及牙本质;[D]可形成牙骨质下潜行性龋;[E]牙骨质龋进展缓慢可刺激牙髓组织修复性反应出现修复性牙本质均描述正确。
10.艾滋病时伴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好发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