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敦煌飞天壁画中琵琶艺术的几点思考.docx

关于敦煌飞天壁画中琵琶艺术的几点思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弹琵琶是敦煌壁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形象,其特有的“艺术性”决定它在敦煌壁画中的位置。反弹琵琶是一种多元文化复合体的艺术形象,是“五胡”文化、西域文化、中亚文化和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

“反弹琵琶”见于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写伎乐天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

古代艺术家们大胆地摆脱了佛教清规戒律,巧妙地运用夸张和想象,在有限的空间,用毫放的笔力、对比的色调创作出一幅幅超越宗教内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表现出美化现实生活的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壁画。

从舞蹈动作来看,反弹琵琶,很显然这是一种亦舞亦奏的表演形式,舞者左手高扬按弦,右手反抬拨弦,左足踏地,右足吸腿反抬,身体以腰部为中心呈S型。从壁画上舞蹈动作,很明显可以看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古典舞或民间舞,而是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异域文化。

中国的传统舞蹈大多是谦逊保守的,很少有脚部动作,习惯运用上肢语言表达,手部动作在舞蹈中几乎占据百分之五十,夸张而实质性的富有跳跃感的动作并不多。

艺术来源于生活,再美的东西在生活里面也会有一个映射。而琵琶这个乐器是中国和西域文化交流的一个产物,在敦煌壁画中,琵琶出现了600多次。更有趣的是,只要是有舞蹈的画面,就一定会画琵琶。

大唐盛世之时,外来音乐和乐器传入中原,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敦煌的画工们以能歌善舞且才华非凡的胡姬作为模特,捕捉到了“反弹琵琶”这个优美动作,加上画师们丰富的想象力加以美化,于是就有了千古经典。

劲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谐,反弹琵琶实际上是又奏乐又跳舞,把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地集中在这个舞位的肩上。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

《反弹琵琶》代表了敦煌艺术的最高绘画水准。其绘画色彩和舞蹈动作明显带有西域少数民族的特点,是盛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友好见证。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