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浙江选考总复习讲义专题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训练.docx

高考历史一轮浙江选考总复习讲义专题十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专题训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2018年的3784年间,有史可查的记载中,中原地区每3年5个月就有一次较大水灾,每3年4个月就有一次严重旱灾。”与这些自然气候现象相关的历史现象不包括()

A.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

B.灌溉工具创新不断

C.水排成为汉代抗旱利器

D.农耕经验技术不断创新

答案C

解析水排是汉代冶铁鼓风设备,并不是灌溉工具,故选C项。

2.(2017·奉化选考测评)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作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答案B

解析以土地神和谷神作为国家的代称,体现了二者对国家的重要性,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2017·金华选考测评)《新全球史》: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农产品产量增加 B.人口数量增加

C.重农抑商政策确立 D.水利事业发展

答案C

解析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进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与铁农具的出现和增加无直接关系,故选C项。

4.(2017·温岭选考测评)《沈氏农书》中记载说:“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答案D

解析提取材料信息:完成工作量与不完成都有一定的营利,说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农户自己完成说明生产成本较低。

5.(2017·桐乡选考测评)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一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A.汉代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判断此灌溉工具的动力是水力。而隋唐五代时期,在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灌溉高处农田。

6.(2017·临海选考测评)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而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手工业的发展

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可以看出,主要描述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状况,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7.(2017·义乌选考测评)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最主要特点是()

A.刀耕火种是主要的耕作方式

B.男女分工十分合理

C.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D.十分重视纺织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注意图片反映的是男耕女织。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来;结合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分析B项是错误选项;C项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正确选项;D项仅反映手工业方面的内容,太片面,故排除。

8.(2017·嘉兴选考测评)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彩瓷

答案B

解析根据诗句意思和所学知识可知杜甫赞赏了白瓷,故选B项。

9.(2017·余姚选考测评)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为宗族的组织化提供了有利的“生存土壤”。由此可知,宗族势力赖以生存的基础是()

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B

解析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可排除C、D两项,商品经济下人员的流动不利于宗族聚居的村落形成。

10.(2017·余杭选考测评)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答案C

解析可以随处选择地点,故已经突破了坊和市的限制,因此是在宋朝。

11.(2017·慈溪选考测评)中国民谣“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毛驴去赶集。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我摔了一身泥。”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A.城市B.都市C.草市D.夜市

答案C

解析草市是农村或小城镇中定期举办的买卖货物的市场。

12.(2017·临海选考测评)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jhbest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