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简单相信,傻傻坚持》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3.2《简单相信,傻傻坚持》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简单相信,傻傻坚持梵锦诗顾春芳

同学们猜猜看,图片展示的地方是哪?

了解莫高窟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顾春芳,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北京大学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曹雪芹美学与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特聘专家,《曹雪芹研究》编委。主要研究领域有:戏剧戏曲学、戏剧美学、电影学、艺术学。知人论世

樊锦诗,女,汉族,中共党员,浙江杭州人。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兰州大学兼职教授、敦煌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做出重大贡献,被誉为“敦煌的女儿”。2018年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2020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杰出人物”。知人论世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感动中国颁奖词

整体感知课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节选自《我心归处是敦煌》,由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全书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樊锦诗从出生到求学,从毕业选择职业到成为敦煌研究者,用几十年坚守信念,研究敦煌,发扬和延续莫高窟心的文化生命,成为“敦煌的女儿”的过程。课文真实呈现了樊锦诗在艰苦的环境下,战胜孤独,选择留下做“莫高窟的守护人”的心路历程。

知识链接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人物传记是人物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物传记中,自己写自己的传记称为自传,主要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等,有些回忆录也属于自传。自传,一般用第一人称,也有用第三人称的。自传按叙述方式,可以分为亲笔自传和口述自传。

铃铎(duó)烦闷(mèn)戈壁(gē)凋落(diāo)坦然(tǎn)窟(kū)檐(yán)铃铎:挂在宫殿、楼阁等檐下的铃。自得其乐: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其: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乐:快乐,乐趣。一劳永逸:付出一次劳动的代价,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劲了。举目无亲:抬起眼睛,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单身在外,人地生疏。荒无人烟:形容一个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字词积累

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是全文的引子,引出“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第二部分(2-7):回顾由痛苦与迷茫,到选择遵从内心、执着信念的心路历程。第三部分(8):表达对人生幸福的理解。

文本研读1.敦煌工作环境怎么样?“从繁华的都市流落到西北的荒漠”“在茫茫的戈壁上,在九层楼窟檐的铃铎声中,远望三危山,天地间好像就我一个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洞调查、记录、研究”“习惯了洞窟里的黑暗”等语句,说明工作环境荒凉、孤独、艰辛、枯燥。

文本研读2.文中哪些语句能点明“我”所从事的职业?如“有一所商学院到敦煌考察,请我去参加他们的会议”“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我已经习惯了和敦煌当地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洞调查、记录、研究”等语句,表明作者是在敦煌莫高窟从事研究工作。

文本研读3.在迷茫、痛苦和无助的心境下,樊锦诗是怎么开导自己的?心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樊锦诗内心迷茫时想到了谁,带给她怎样的启发?)向外,樊锦诗想到了敦煌艺术研究学的前辈常书鸿先生和段文杰先生,两位先生曾经为了敦煌,为了文物保护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这些前辈身上,她得到启发,即“凡是历史上为一大事而来的人,无人可以幸免”。向内,樊锦诗追问自己的内心,“留下,还是离开敦煌?”最终对敦煌、对莫高窟、对文物保护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成为“隐秘的内在信念和力量”。自此,她

文档评论(0)

2698sh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文档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