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鼻的保健:A.有厌食或偏食行为及时纠正,多给婴儿吃蔬菜或水果,以防止鼻出血。B.避免鼻孔塞物不能让婴儿得到可以塞入鼻孔的小东西,避免物品意外损伤鼻脸或嵌入鼻内。C.忌手指挖婴儿鼻孔,以防感染。D.容易跌伤鼻子,婴儿学步或学跑时,如有伤要及时治疗。耳的保健:
A.预防感冒气候发生变化时要注意添加衣服。B.慎用耳毒性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以免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C.婴儿睡觉侧卧时,要当心不使耳廓扭卷受压。D.洗澡时注意不要让水流入耳道内,以免引起炎症。E.最好不要给婴儿挖耳垢,少量耳垢有保护耳膜的作用,如果耳垢过多,可去医院取出。喉的保健:
A.多吸新鲜空气B.防止发烧,以预防咽炎、扁桃腺炎。C.婴儿的声带等发音器官娇嫩,保护不好极易发病。婴儿吵闹时要及时制止,不要引诱婴儿狂呼乱叫,教育婴儿不要任性哭闹,以免声带充血肿胀、发炎,甚至声带肥厚或发生声带小结样病变。女孩尤其更应多注意保护声带。D.避免被动吸烟口腔的保健:
A.注意外伤:防止婴儿摔倒跌伤口唇或牙齿。B.让婴儿经常咀嚼物品。C.婴儿睡觉时张口呼吸,容易引起:上唇翘起、下颌骨下垂、牙齿排列不齐、啮合不正-----等特殊面容,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治疗。D.婴儿牙齿基本长齐后,应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以预防蛀牙。四、足月新生儿的护理(四级60页)略常见疾病的家庭护理(三级33页)一、日常护理1.晨间检查育婴师细心观察其精神状态、行动、面色、肤色、鼻腔、口腔、呼吸和有无皮疹,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治疗。注意和家长交接对婴幼儿已经患病,需要聆听病情,听从家长的提示,再和家长商量日间的护理要点:如全日观察、就诊、继续吃药或打针等。育婴师还需要把有关事项记录下来,提醒自己。婴幼儿出现异常情况不要盲目处理,需要迅速去医院进行诊治。2.日常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讲,如果面色红润,眼睛有神,正常玩耍,食欲好,说明病情不重。如果婴幼儿面色发白,眼睛无神,哭声无力或异常,不吃奶,烦躁不安或嗜睡,频繁呕吐或腹泻等,则表明病情较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3.婴幼儿发高热的护理(1)酒精擦浴方法见四级需要注意的是:A胸腹和背部不能擦,以免受凉。B如果婴幼儿出现皮肤紫绀、四肢冰凉时或发寒战时也不能擦。(2)冰袋的使用如果使用现成的冰袋,先仔细阅读说明,了解使用方法。如果自己制作冰袋,需要注意装上冰块后盖紧盖子。在使用冰袋前,用毛巾或棉布把冰袋包起来。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避免使用后冷凝水直接流到婴幼儿的身上,造成不适二是直接放置后,会造成局部血管受冷收缩,反而影响散热降温。部位:一般冰袋被包裹以后,可以放在颈部两侧、大腿根部和双侧腋窝。这些部位下有大血管,便于散热。
1.佝偻病:A.是一种婴儿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B.由于维生素D不足,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和骨骼发育异常,严重影响婴儿健康。C.3岁以下婴儿为防治对象,人工喂养的婴儿,尤其是胎龄较小的早产儿较容易发病。二、营养性疾病佝偻病症状:2岁以下婴儿如果从未或很少晒太阳,未服用维生素D预防量,就会出现:精神症状:易受凉、爱哭闹、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明显症状。头发:可有枕秃免疫力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贫血骨骼和肌肉病变:颅骨软化、肋外翻、囱门晚闭、出牙迟缓、肌肉和韧带松弛等,以后可出现方颅、肋骨串珠、鸡胸、脊柱后凸及佝偻病性手镯。婴儿学步后会出现“0”、“X”型腿,囱门晚闭。记忆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也可受影响。当婴儿出现多汗、睡眠不安的体征时就要引起重视,及时找医生进行治疗。预防措施:(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如向家长宣传佝偻病的病因、预防措施以及正确使用维生素D的方法,指导家长参与自我和婴儿保健。(2)指导合理喂养。提倡对生后四个月内的婴儿进行母乳喂养,从4—6个月开始及时添加泥糊状食品,补充富有维生素D、钙、磷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如蛋黄(100克含维生素D250单位)、肝类、鱼类、鱼子等。人工喂养的婴儿,尽量食用配方奶或维生素AD强化奶。(3)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太阳中的紫外线可以使人体皮下组织中的7一脱氢胆固醇转变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