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脱硫脱硝设备的选型与维护;教学内容、目的;2.教学目标;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湿法:进入湿吸收剂;排出湿物质
湿法是利用碱性溶液为脱硫剂,应用吸收原理在气、液、固三相中进行脱硫的方法,脱硫产物和残液混合在一起,为稀糊状的流体。湿法脱硫的操作温度在44-55℃。;半干法:进入湿吸收剂;排出干物质
半干法是指在有液相和气相介入脱硫方法,脱硫产物为干粉状。半干法的操作温度控制在60-80℃。;干法:进入干吸收剂;排出干物质。
干法是指无液相介入完全在干燥状态下进行脱硫的方法。如向炉内喷干燥的生石灰或石灰石粉末,即脱硫产物为粉状。
干法的操作温度在800-1300℃。;22;23;24;25;26;;28;脱硫脱硝设备的选型与维护;教学内容、目标;2.教学目标;1952年,洛杉矶上空笼罩在浅蓝色的烟雾之中,400多名老人???此丧失了生命。附近农作物一夜之间严重受害;6.5万公顷的森林,29%严重受害,33%中等受害,其余38%也受轻度损害。美国光化学烟雾对农业和林业的危害曾波及27个州。;在氮氧化物中,NO占有90%以上,二氧化氮占5%-10%,产生机理一般分为如下三种:
燃料型NOx(主要的产生方式)
燃料中的固定氮生成的NOx
热力型NOx
高温下N2与O2反应生成的NOx
瞬时NOx
低温火焰下由于含碳自由基的存在生成的NO
;氮氧化物主要来源:
天然源(固氮菌、雷电等自然过程)
人为源(人类活动)
(城市:大多来自燃料燃烧,现代火力发电厂是最大的固定源,机动车辆是主要移动源,此外还有工业窑炉、垃圾焚烧等)
燃料燃烧占90%
95%以NO形式,其余主要为NO2
;NOx包括
N2O、NO、N2O3、NO2、N2O4、N2O5
大气中NOx主要以NO、NO2的形式存在
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NO和NO2
NOx的性质
N2O:单个分子的温室效应为CO2的200倍,参与臭氧层破坏。
NO:大气中NO2的前体物质,形成光化学烟雾的活跃组分。
NO2:强烈刺激性,来源于NO的氧化。
;氮氧化物的危害
对人体的危害
对生态的危害
查资料,掌握两个小常识
1.NO2和NO毒性哪个大?
2.NO2作为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会造成哪些常见的
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燃烧中NOx控制技术(低NOx燃烧技术)
尾部控制技术(烟气脱硝技术);
凡通过改变燃烧条件来控制燃烧关键参数,以减少生成或破坏已生成的氮氧化物,达到减少排放的技术称为低氮燃烧技术。
控制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a)空气-燃料比
(b)燃烧区温度及其分布
(c)后燃烧区的冷却程度
(d)燃烧器的形状;目前工业上采用的低氮燃烧技术
;低氧燃烧技术;燃烧空气由27oC预热到315oC,NO排放量增加3倍
;;各种低氮燃烧技术是降低燃煤锅炉排放值最主要也是较经济的技术,但一般只降低排放50%左右。据环保法对排放的要求,应低于40%方可,故应考虑燃烧后的烟气脱硝处理技术。;1.烟气脱硝的主要方法
(1)吸收法
碱溶液,稀硝酸为吸收剂,化工生产中占重要位置
(2)吸附法
适用于排气量不大、间歇排放的硝酸生产厂,用吸附法回收硝酸。主要方法有:分子筛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等。但至今没有获得广泛的应用。
(3)催化还原法
利用不同的还原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还原为无害氮气和水,通称为催化还原法脱除NOx。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N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
;;反应原理:
在催化剂作用下,氨气和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将之还原成为氮气。
还原剂:氨气
催化剂:铂、钯贵金属;锰、镍等金属氧化物
;§2常见脱硝工艺与设备;§2常见脱硝工艺与设备;;;SCR法脱硝工艺影响因素
(a)反应温度铜铬催化剂在350℃以下;铂催化剂的反应温度以225~255℃为宜。
(b)空间速度空间速度是关键参数。燃煤电厂中,空间速度一般取为1000~3000m/h。
(c)还原剂用量常用NH3/NOX的摩尔比来衡量。该值1.4~1.5之间为好。NH3量太大,会产生氨泄漏。目前,NH3泄漏量控制在5mg/m3以下。
(d)尾气中其他成分影响粉尘、SO2、玻璃熔炉和水泥窖排出的碱性气体,都可使催化剂中毒,应做前处理。
(e)催化剂不同的催化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05 解三角形(10类题型全归纳)-2025年高考数学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VIP
- 加氢实操考试112.doc VIP
- 汽油加氢装置操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doc VIP
- 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材《身边的物理学》.docx
- 日立电梯HPM(3-4MS)故障检测说明.pptx
- 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版教案教学设计.docx
- 科技背景下蜜雪冰城如何用数据驱动决策提升业绩.docx VIP
- 湖北师范大学 826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 2016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蜜雪冰城数据驱动下的营销策略变革.docx VIP
- 机电安装工程合同标准版(业主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