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公务员考试《常识》检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60分)
1、[单选题]中医认为,咸、甜、酸、苦、辣分别与人体的五脏相对应、各有其作用,即五味各入其脏,有所裨益。下述关于五味与五脏对应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酸味——肝脏
B.辣味——心脏
C.咸味——肾脏
D.甜味——脾脏
答案:B
解析:中医理论中,五味对应五脏的规律来源于《素问·宣明五气》:“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提到“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辣味(辛)对应的脏腑是肺脏而非心脏,心脏对应苦味。选项B将辣味对应心脏,与经典论述不符。其余选项均遵循经典对应关系。
2、[单选题]①某运动服装广告里,一位运动员身披五星红旗,站在领奖台上;②某白酒广告出现未成年人说“请勿贪杯”后饮酒的情形;③某感冒药广告提到该药品对感冒的治愈高达百分之九十;④某牛奶广告出现描述自己产品是“冠军选择,最佳品质”的广告词。
①~④中,违反了我国《广告法》规定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解析:广告中使用国旗(①,违反《广告法》第九条);酒类广告出现未成年人饮酒(②,违反《广告法》第二十三条);药品广告宣传治愈率(③,违反《广告法》第十六条);广告使用绝对化用语“最佳”(④,违反《广告法》第九条)。《广告法》明确规定禁止上述行为,故①②③④均违法。参考法条:-《广告法》第九条(国旗、绝对化用语)-《广告法》第十条(未成年人保护)-《广告法》第十六条(药品广告限制)-《广告法》第二十三条(酒类广告限制)选项分析:所有案例均存在违法行为,对应选项D。
3、[单选题]我国《婚姻法》中“凡直系血亲关系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者禁止结婚”的规定的出发点是:
A.避免包办婚姻
B.近亲结婚会大大增加遗传病的发病几率
C.防止家庭势力过分膨胀
D.出于伦理道德的考虑
答案:B
解析:该规定基于遗传学原理,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因基因相似度高,隐性致病基因结合概率显著增加,导致后代遗传病发病率提升(如单基因隐性遗传病风险增高7.8~62.5倍)。我国《婚姻法》此项禁令以优生优育为核心目标,通过限制近亲婚姻降低先天缺陷及遗传性疾病发生率,保障人口质量。
4、[单选题]某街道办事处新入职的科员小肖,为宣传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拟写了数条标语,准备在各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学校、住宅小区等公共场所进行张贴。以下是部分标语,其中拟写失当的是:
A.转账之前要思量,银行可不帮你追
B.境外诈骗莫张狂,跨境抓捕法网张
C.非法租售银行账户,依法记入信用记录
D.遇到诈骗别生气,举报有效给奖励
答案:A
解析:《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明确规定公安机关负有预警劝阻和追赃挽损的法定义务,强调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全链条治理。A选项“银行可不帮你追”直接违背“追赃挽损”的核心条款,弱化法律规定的救济责任;B项体现跨境打击的刚性执法,C项对应非法金融活动信用惩戒制度,D项契合公众举报奖励机制,三者均精准指向法律中诈骗预防、协同治理及社会共治的立法要义。
5、[单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下列哪一处分不恰当?
A.甲系某行政主管部门公务员,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被撤职
B.乙系交通运输部门公务员,交通肇事犯罪情节轻微,检察机关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乙被撤职
C.丙系某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犯盗窃罪被单处罚金,被撤职
D.丁系某公办高校事业编管理人员,犯侵占罪但被免予刑事处罚,被撤职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规定,公职人员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予以开除。甲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属于故意犯罪,应开除而非撤职。乙、丙、丁的情形分别对应检察机关不起诉、单处罚金及免予刑事处罚,撤职符合该法第十四条、第十七条等规定。选项A的处分不符合上述条款。
6、[单选题]下列与中国古代文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五谷”指的是稻、麦、稷、黍、粟
B.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指的是尧、舜、禹
C.旧时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现在的23点到1点
D.三九天、三伏天分别是从冬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考试黑钻押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考试彩蛋押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考前冲刺练习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docx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考前冲刺练习试题AB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考前冲刺测试卷一套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经典例题附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真题及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模考模拟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模拟试题(名校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公务员考试《常识》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巩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