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重大事故隐患典型案例“一件事”
全链条治理分析报告
一、重大事故隐患简况(虚构案例)
202X年9月10日,集团公司检查组对某项目检查时,
发现项目施工现场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具体为:一是汽车吊
吊装作业未设置警戒标志,支腿未支垫、外侧距高边坡距离
小于2米,大臂未收,且操作室无人。二是隧道洞口锚固桩
施工未按变更设计图纸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未按设计要求的
施工顺序先施作锚杆及框架梁,锚固桩开挖未按交底落实防
护措施。三是临租机械未纳入统一管理,汽车吊司机未经岗
前安全教育及考核。
二、重大事故隐患成因
(一)直接原因
1.吊车司机违规操作。吊装作业时,未遵循支腿支垫、
距边坡距离、大臂回收等安全规范,且作业期间离开操作室,
管理人员也未跟班盯控,存在安全隐患。
2.锚固桩违规施工。施工过程中,未按照变更设计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导致施工随意,施工班组未按安全技术交底
落实防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
(二)“一件事”全链条剖析
按照安全生产“一件事”全链条治理工作机制,从“全
致灾因素、全作业流程、全系统部门、全管理层级”四个维
度进行“全链条”剖析。
1.全致灾因素
-1-
聚焦“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从致灾因素上
查找重大事故隐患成因。
2.全作业流程
聚焦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全流程,从现场作业上查
找重大事故隐患成因。
(1)作业前,《隧道洞口及边坡加固防护方案》编制滞
后;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缺乏动态监管;临租设备准入把
关不严,未严格落实进场验收制度;吊装前安全条件未确认,
警戒标志设置不到位。
(2)作业中:隧道洞口边坡防护不到位,未按照设计要
求“先施工坡顶锚杆、仰坡锚杆框架梁,后施作锚固桩”;锚
固桩施工安全防护和通道设置监督执行不到位;吊装作业监
管存在盲区,吊装盯控人员履职不到位。
(3)作业后:不涉及。
3.全系统部门
生产、技术、安质、物资四线联查,聚焦生产一线作业
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指挥、资源配置、技术保障、安质监督等
-2-
全系统部门,从生产作业活动涉及的各部门上查找管理漏洞
和不足。
(1)生产组织系统
施工生产与安全管控脱节,重进度、轻安全,忽视了“浅
埋偏压隧道进洞安全风险。
(2)技术管理
《隧道洞口及边坡加固防护方案》编制工作滞后,影响
施工生产安全质量。
(3)物资设备系统
临租设备准入把关不严,设备监管机制缺失,存在安全
隐患,需加强监管管理。
(4)安质监督系统
吊装作业、浅埋隧道安全作业监管不力;进场作业人员
安全培训未实现全覆盖。
4.全管理层级
项目部、区域管控、三级公司三级穿透,聚焦基层项目、
区域管控组、三级公司,从管理和监督各层级上查找短板、
弱项及漏洞。
(1)基层项目:安全风险管控不力,隐患排查治理不及
时,专项方案执行不严,导致隐患长期存在。
(2)区域管控组:常态化监管表面。
(3)三级公司:安全监督精准度不足,资源统筹与技术
能力有待提升,管理帮扶不到位。
三、整改情况
(一)针对锚固桩施工未按变更设计图纸编制专项施工方
-3-
案;锚固桩开挖未按变更设计图纸施作锚杆及框架梁,未按交
底防护问题。采取整改措施如下:
一是立即停工与方案编制。发现施工不符变更设计,立
即停工封闭掌子面,项目总工牵头编制专项方案,上报监理、
业主审批。
二是加强监控量测。按监控量测要求频次对进口掌子面
及围岩进行持续监测,做好监测记录,确保数据准确,指导
施工安全进行。
三是交底与培训。专项方案通过后,项目部对工区进行
专项方案交底;工区对作业班组人员进行交底培训,确保施
工方案及交底顺利实施。
四是洞口边坡防护施作及锚固桩防护。工区按设计施工
坡顶锚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