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学管理经验,校长工作汇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28个孩子的求学路比电视剧还精彩!.docxVIP

高三教学管理经验,校长工作汇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28个孩子的求学路比电视剧还精彩!.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教学管理经验,校长工作汇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528个孩子的求学路比电视剧还精彩!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今天这个机会,让我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校2025届高三教学管理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不是汇报成绩,而是想和大家聊聊,我们到底是怎么带着一群中考“平平无奇”的孩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我校是一所普通公办高中,地处县城,不是什么重点学校,也没有特别亮眼的生源。2022年,这届高三学生入学时,平均中考成绩只有475分,艺体生更低,平均437分。说实话,那时候我们内心是有压力的,甚至有些迷茫。但今天站在这里,我可以很坦然地说,三年的耕耘没有白费。

2025年高考,我们一本上线281人,本科上线489人,600分以上45人,清北录取6人,艺体类32人进了顶尖艺术院校——我们没有奇迹,只有过程。

这三年,我们到底做了什么?今天我想围绕三个关键词来讲:盯过程、盯学生、盯教师。

一、盯住“过程”,不是靠运气,是靠每天的琐碎叠加

我们一直坚信:高考成绩不是靠最后冲一把,而是靠平时一点点积累起来的。没有细到每一天的过程管理,所谓目标就是空话。

第一,我们重新搭了“高三班子”。不是把任务压给年级主任,而是成立了“高三联席工作小组”,校长亲自挂帅,中层干部分包班级,备课组长盯学科,班主任抓落实。不是挂个名字,而是“每天碰头、每周例会、每月总结、每季调研”,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拧紧螺丝。年级主任全天候驻校,不回家,不请假,把自己当成班主任+教学督查+后勤保障“三合一”的角色。

第二,我们打通了教学与学生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比如,一个学生上课精神不集中,教室里发现一次,办公室就要“连线”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查原因、定措施、盯落实。我们强调一句话:任何一个异常,不查清楚不放过。我们有一本“行为轨迹本”,记录每位临界生每天在课堂、考试、作业、情绪上的变化,每周汇总,每月复盘。教学再忙,班主任也要抽时间“盯个体”,这已经成为高三的习惯。

二、盯住“学生”,一个都不能放弃,一个也不能走神

今年我们立了一个目标:“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这不是口号,而是我们的信仰。

我们把全体高三学生分为三类:临界生、潜力生、偏科生。每一类,都有针对性的帮扶小组,专人认领,责任到人。133名临界生,我们一个个建档,设计个性化冲刺方案,有的是补短板,有的是补习惯,有的是补情绪支持。最终成功上线98人,转化率73.68%,这些学生,个个都是我们拼命保下来的“边缘英雄”。

我们还建立了“学生成长跟踪档案”,从高一就开始记录每一次段考的排名变化、学科浮动、心理状态、出勤表现、习惯表现等。一到高三,我们能一眼看出:这个孩子容易在哪次大考掉链子,哪个时间段会失眠焦虑,他需要什么样的激励方式……不是经验判断,而是数据说话。每个备课组都开设“临界生专场教研”,不讲教材怎么教,只讲学生怎么扶。

还有一点我们特别看重:让学生“有盼头”。我们高三年级每两周评一次“进步之星”,不是看成绩高不高,而是看进步幅度。哪怕他只是从350分进步到370分,也会被推上“光荣榜”。让学生知道,只要肯努力,就有人在看,就有掌声在等他。

三、盯住“教师”,心中有数,手上有招,脚下有路

高三拼的是团队,不是个别英雄。教师要有信心,也要有压力。

我们构建了一套比较“接地气”的教师激励体系,讲实绩,给实惠。高考结果出来后,我们直接按学科上线人数设奖,不玩虚的。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专门设立“高三突出贡献奖”,22名老师集体表彰,奖金直接打卡,13万元真金白银。很多年轻教师感慨:“第一次觉得,原来教书也能这么有成就感。”

同时,我们对教师的过程管理也没放松。备课组每周有“三个必讲”:一讲“学生情况”,二讲“问题题型”,三讲“下阶段教学策略”。高三不怕重复,怕的是无效。我们提倡“用数据教书”,每次模拟考试后,老师要写“问题分析报告”,不是交差,而是真分析。

我们还启动了“学科交叉互评机制”。文理科教师定期交叉听课、评课,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多教师跳出了“就题讲题”的惯性,开始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综合能力。

最后,说两句心里话

我常对老师们说一句话:我们不是什么重点学校,但我们可以成为有温度、有方法、有尊严的普通学校。

高三的胜利,不是靠压分、靠题海,更不是靠“鸡血”。是靠一群人日复一日地琢磨学生、琢磨课堂、琢磨细节。

528个孩子,背后是528个家庭的希望,我们不是在“教”他们,而是在“托举”他们走向未来。而这份托举,是靠每一节课、每一次谈话、每一份试卷分析、每一次鼓励,一点一滴堆出来的。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