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光电子科技创新
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OptoelectronicSTInnovations
PromoteITIndustry
;大纲OUTLINE
一.什么是光电子科学与技术?
?
二.信息技术发展历史中的创新案例
三.光电子技术的其它创新应用
四.高素质人才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保证
;;;Discovery?发现
Invention?发明
Innovation?集成创新
Innovation=InventionX
MarketOpportunity
Ifetheriszero,theresultiszero!
;创新贯穿在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创业→
产品开发→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
的全过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以信息技术为例:
?晶体管→集成电路?MicrosoftWindows软件
→个人计算机
?激光和光纤→光纤通信?计算机→因特网
?无线通信(智能手机)→无线网络
?空天地一体化传感器网络→物联网
;一.什么是光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子学与信息光电子学
(PHOTONICSandOPTOELECTRONICS)
?光子学:利用光子代替电子作为
信息载体或能量载体的科学*
?信息光电子学:光-电结合的信息
科学.无线电(微)波技术?光波技术
(?:1cm;?:1010Hz)(?:1?m;?:1014Hz)
;光-电结合的独特优点
“如虎添翼”不可取代的应用*
?信息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信息存储密度高
?信息处理速度快
?信息获取(传感)灵敏度高,
抗电磁干扰和辐射
;信息光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信息光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信息光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信息光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信息光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
二.信息技术发展历史
中的若干创新案例
?新器件,新技术的作用;;集成电路(IC)
?和计算机
(Computer);ENIAC
Electrical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
1946年研制成的第一台
使用真空电子管的数字计算机
使用18,000真空电子管
占地167平方米;ENIAC-1946年研制成第一台
使用真空电子管的数字计算机
;ENIAC用的真空电子管*;
肖克利,1910年生于伦敦。二战结束后,贝尔实验室开始研制新一代的电子管。
1947年圣诞节前,他和沃尔特·布兰坦(WalterBrattain)和约翰·巴丁(JohnBardeen)发现
“点接触晶体管放大器”(Point-ContactTransistorAmplifier)。1948年肖克利等人申请发明晶体管的专利。
1950年结型晶体管研制成功。1955年高纯硅的工业提炼技术已成熟,用硅晶片生产的晶体管收音机问世。;晶体管和真空电子管;1958年JackSKilbys发明集成电路;世界第一个集成电路;;1971年11月15日
Intel推出第一个
微处理器4004:
处理速度:
108KHz
2300晶体管
栅长:
10Micron;用CMOS集成电路,174,569晶体管.
尺寸:7.44mmx5.29mm;1975年BillGates和PaulAllen建立Microsoft公司;个人计算机的出现;1965年,Intel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Moore)提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个月将会翻一番,性能也将翻一番,价格将下降一半,即所谓的“摩尔定律”。;未来预测:CPU的晶体管数可达数十亿
数据存储和处理速率达万亿级(1012,TeraBits)
;于是出现了:
笔记本电脑,
ipad,
智能手机,
穿带式设备……..;激光(LASER)
?光纤通信
(OFC)
?INTERNET;激光(LASER);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
挑战与机遇:光通信,全息等应用需要
光波的放大与振荡源?
传统电子器件(真空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自由电子产生电磁波)在光频率下遇到巨大困难!;
;激光特性-大量原子(或分子)受激发射形成的可以控制的振荡光波;激光-大量原子(或分子)受激发射形成的可以控制的振荡光波;激光的方向性;激光-大量原子(或分子)受激发射形成的可以控制的振荡光波;激光-大量原子(或分子)受激发射形成的可以控制的振荡光波;激光的高强度;激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