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必考专项
【1-8单元古诗、名言、课文】
第一单元
1.《四时田园杂兴》作者是宋代的范成大,这首诗运用以动衬静的方法,
描写了江南初夏(时间)的自然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表达了作者
喜爱夏季田园景物及赞美劳动人民的情感。
2.《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宋代的杨万里,这首诗运用
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暮春的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图,
自然真切,别有风趣。来
3.《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这首词描绘
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4.“四时田园杂兴”中“杂兴”的意思是随兴而写,没有固定的题材。
题目告诉我们,这些诗写的是诗人在田园居住时春夏秋冬四季的所见所感。
5.《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
菜花无处寻。”
6.《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描写了初夏(季节)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季节)南方乡村
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7.《清平乐·村居》“清平乐”是词题“村居”是词牌名。这首词中运
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江南农村景色诗句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8.《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唐】代的王昌龄。作者
与友人送别的时间是清晨,地点是楚山,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镇江。诗
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
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9.《塞下曲》的作者是唐代的卢纶。全诗描绘了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
的壮观场面,表现出将士为国战斗,不畏牺牲的气概。“月黑雁飞高”
一句写景,既交代了时间是在夜晚,又烘托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单
于夜遁逃”一句写出敌人夜间的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
皇逃遁。
10.《墨梅》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是元代的王冕。诗人赞美墨梅不求
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
人生的态度以及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我家洗砚
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
11.《墨梅》这首诗中描写“墨梅”颜色的词语是“淡墨”,描写花的香
味的词语是“清气”。我们学过的写梅花的诗句还有:“墙角数枝梅,凌
寒独自开。
1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本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首古诗是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3.《乡下人家》真实地展现了乡下人家普普通通的田园生活,赞美了乡
村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14.《乡下人家》课文先后描绘了乡下人家六幅风景图:瓜藤攀檐图、鲜
花绽放图、雨后春笋图、鸡鸭觅食图、院落晚餐图、月色睡梦图。我对文
中作者描绘的院落晚餐这一景致非常感兴趣,因为从中我体会到乡下人家
生活的惬意与幸福。
15.《天窗》一文通过描写孩子们借助家里的天窗观看外面的世界,并产
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说明了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放飞心灵的窗户,表
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和向往,表现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6.《天窗》是文学大师茅盾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而写的一篇散文。
课文中“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出现了两次。我从这句话中
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丰富的想象。
17.《三月桃花水》一文中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竖琴、春天的明镜,
赞美了三月桃花水的可贵,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18.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9.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街小巷。
20.描写乡下生活的词语:肥沃麦浪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
第二单元
1.《琥珀》一文通过合理的想象,生动具体地记叙了一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及其科学价值,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加了我们对化石的科学
知识的了解。
2.《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一支飞
向蓝天,演化为鸟类过程。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
大发现,也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