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5北京高三一模化学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章节综合.docx

2023-2025北京高三一模化学汇编:化学反应与能量章节综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2025北京高三一模化学汇编

化学反应与能量章节综合

一、单选题

1.(2025北京顺义高三一模)中国空间站核心舱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砷化镓(GaAs)太阳能电池,Ga与Al位于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砷化镓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s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C.电负性:,GaAs中As显负价 D.Ga的金属性比Al的强

2.(2023北京门头沟高三一模)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天宫课堂”授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及“C919”飞机等,均展示了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H2为氧化性气体

B.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结晶水合物属于化学变化

C.载人飞船采用了太阳能刚性电池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供飞船使用

D.“C919”飞机机身使用的材料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二、解答题

3.(2025北京海淀高三一模)小组同学探究、在强碱性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正负极及其影响因素。

已知:、均能溶于强碱性溶液,生成。

【理论预测】

猜想1:作负极,因为的失电子能力更强。

猜想2:作负极,因为能与强碱性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实验验证】

实验1

现象

0~5s:电压传感器初始示数为0.3V,后迅速归零;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经检验为)

后:电压传感器示数逐渐变为并保持稳定;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经检验为),镁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1)由电压传感器示数可知,时作负极。根据现象推测后正负极发生了反转,证据是。

(2)后作负极,但猜想2中的解释不合理,理由是。

(3)甲同学推测0~5s时产生的可能原因有:

i.;

ii.(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小组同学推测,电压示数迅速减小与电极被覆盖有关。

①0~5s时,镁片表面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为证明推测,乙、丙同学分别设计了实验2和3。

已知:EDTA四钠盐浓溶液的约为12,EDTA易与形成配合物EDTA-Mg。

i.实验2中观察到电压示数从0.3V降至0.1V后保持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ii.补全实验3的方案:试剂a为。

(5)综合实验1、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砷化镓电池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

B.As(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增大,所以电负性:,形成化合物时As吸引电子能力强,显负价,C正确;

D.Ga与Al同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所以Ga的金属性比Al的强,D正确;

故选A。

2.D

【详解】A.H2中H原子化合价为0价,是还原性气体,故A错误;

B.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结晶水合物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载人飞船采用了太阳能刚性电池阵,该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飞船使用,故C错误;

D.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3.(1)后,电压示数变为

(2)若猜想2的解释成立,后应在镁片表面观察到气泡,但实验中并未观察到

(3)

(4),部分破坏了电极表面的覆盖层(或延缓/阻碍覆盖层的形成)溶液

(5)形成原电池的正负极首先取决于金属、的失电子能力,同时也会受到反应过程中、电极表面覆盖程度的影响

【分析】探究、在强碱性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正负极及其影响因素,除考虑金属活动性外,还需考虑电解质溶液对反应的影响;

【详解】(1)时作负极,此时电压传感器示数为0.3V,后迅速归零,后电压传感器示数逐渐变为并保持稳定,说明后正负极发生了反转,故证据为:后,电压示数变为;

(2)若猜想2的解释成立,则该装置中铝为负极、镁为正极,正极水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后应在镁片表面观察到气泡,但实验中并未观察到,故猜想2中的解释不合理;

(3)铝和强碱中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和氢气,推测0~5s时产生的可能原因为:;

(4)①推测:电压示数迅速减小与电极被覆盖有关,结合质量守恒,则负极镁反应为镁失去电子和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附着在电极上导致反应被阻碍;

②已知:EDTA易与形成配合物EDTA-Mg,实验2中观察到电压示数从0.3V降至0.1V后保持稳定,可能的原因是发生反应,部分破坏了电极表面的覆盖层(或延缓/阻碍覆盖层的形成),使得反应能够进行;

实验探究:电压示数迅速减小与电极被覆盖有关,则实验3中左侧的电解质溶液不能和镁离子生成沉淀,故试剂a为可以为溶液(合理即可);

(5)实验1、2中变量为电解质溶液的不同,生成物质的溶解性不同;综合实验1、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形成原电池的正负极首先取决

文档评论(0)

喜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