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宝应县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三)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VIP

扬州市宝应县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三)历史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江苏省扬州市16-17学年高二小高考第三次模拟测试

(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分值为100分。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合计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翦伯赞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周公杀武庚,灭东方十七国,才实行大封建.”从制度角度看,这里的“封建”是指

A。?选官制度??????B。地方制度?C.?社会制度??D。土地制度

2.“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锋利),櫌(耙地工具)欲再。……初耕欲深,转地欲浅,耕不深,地不熟;转不浅,动生土也。”这体现出古代农业的特征是

A.集体劳作B.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D.个体经营

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 ②使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

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学在民间”逐步取代了“学在官府”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 D.①③④

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政府办事能力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C.加强皇权削弱相权D.帮助皇帝处理政务

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命运真是太照顾他们了。”材料评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中的

A。金田起义B。北伐C。定都天京D。西征

6.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指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7.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8.民国初年……各地离婚率上升,《夏津县志》云“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通都大邑时有所闻”。对上述材料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婚姻自由蔚然成风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D.西式婚礼成为时尚

9、《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没有发动农民

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的领导权??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0.1945年8月15日,中国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在这一年的9月18日,因西安事变尚幽禁在贵州桐梓的张学良在日记上写道:“这是(第)十四个‘九一八’了,今年更比往年大不相同,我虽然还不能自由地走上我的故土,可是我的故土是在压迫之下而得到了自由……我衷心期待着解放了的故土,焕然一新.”下列不是他十四年前的记忆是

A.日本局部侵华B。东北三省沦陷

C。国共相互对峙D。中国全面抗战

11.“我们要保证,一方面红军只要有适当驻地与相当给养,不但不向白区做任何攻击行动,而且停止打土豪,目前红军已实行此两点.”从这份电报的内容可以判断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建立B.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已消失

C.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土地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12.1948年底,蒋介石在军政要员的会议上说:“东北丧失,危及华北,徐、蚌乃首都门

文档评论(0)

155****3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起交流学习一起进步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