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5届热身试卷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开发的时间进程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当黄河流域早已成为秦汉帝国经济重心的时候,南方还处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发初期。
开发长江流域,解决劳动力不足是一个关键问题,黄河流域的每一次战乱都为长江流域提供了一次发展契机。从西汉末年王莽之乱以及随之而至的农民起义、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到三国分裂、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难”、十六国更迭,黄河流域累经兵燹,人口大量南迁。仅公元4世纪初永嘉之难至刘宋时期即公元420年前后,南渡人口共约90万。当时刘宋全境人口共500多万,南下的北方移民占1/6,这使江南开发所需劳动力得到补充与改善,江南地区逐渐摆脱了原来的生产方式,开始从粗耕农业的经济类型向精耕农业转变。
南北两大经济区地位的互换与北方政治中心对南方经济的依赖是逐渐形成的。从黄河、
长江两大流域人口总量的变化来看,自东汉末年以后,黄河流域的人口数量在全国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而长江流域却呈明显上升状况。“安史之乱”引发的北方人口南迁,再度推动原已颇具规模的江南经济走上新的发展阶段,不但使之成为北方政治中心赖以撑持的支点,
而且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对此当时朝野给予了充分肯定,如韩愈指出:“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杜牧进一步肯定了这一事实:“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北宋末年由“靖康之难”而造成的第三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使江南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这里有发达的经济、丰富的物产以及众多的人口,仅在有限的平原地区之内就养活了全国近22%的人口,同时还负担了国家大量粮赋。据《宋史·食货志》所载,太平兴国六年(981)朝廷规定由江淮运往京师的粮食为400万石。以后随着东南经济不断发展,至道元年(995)增为580万石。大中祥符初年(1008)朝廷又将江淮漕粮增至700万石,这一数字是输往京师总漕粮的82%。包拯说:“东南上游,财富攸出,乃国家仰足之源,而调度之所也。”在运往京师的巨额漕粮中,“江南所出过半”,而来自太湖平原一带的漕粮,又“素甲于江浙”,可谓名副其实的“苏湖熟,天下足”。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并不代表移至整个长江流域,而仅限于下游长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长江流域各段的农业开发进程并不一致,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早在战国时期已进入与中原地区同步开发进程,唯位于中游的江汉平原至宋元时期才进入农业开发。宋元时期江汉平原一直处于湖沼状态,先秦文献中称其为“云梦泽”,湖沼水体成为开发利用的障碍。江汉平原的形成与全面开发大约从南宋后期开始,经元代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并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接受这里粮食的包括南北十余省,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宋代盛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述和说明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第三段运用引证法和列数字的方法,从粮食生产的角度佐证了当时江南的重要经济地位。
B.材料二中以麦稻二熟制、双季稻以及占城稻为例,论证农业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生产方式的改变。
C.材料二第一段引述了范仲淹的话,恰好能够印证材料一第三段关于江南粮赋重要地位的相关内容。
D.材料二中,范成大、吴泳和高斯得等人都提及了民谚“苏湖熟,天下足”,但他们的意图不尽相同。
4.两则材料都引用了民谚“湖广熟,天下足”,请分别简析这一内容在两则材料中的作用。(4分)
5.江南一带在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因素?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丰子恺先生的人品与画品①
朱光潜
在当代画家中,我认识丰子恺先生最早,也最清楚。说起来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和我都在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书。他在湖边盖了一座极简单而亦极整洁的平屋。同事夏丏尊、朱佩弦、刘薰宇诸人和我都和子恺是吃酒谈天的朋友,常在一块聚会。酒后见真情,诸人各有胜概,我最喜欢子恺那一副面红耳热、雍容恬静、一团和气的风度。后来我们都离开白马湖,在上海同办立达学园。大家挤住在一条僻窄而又不大干净的小巷里。学校初办,我们奔走筹备,都显得很焦躁、忙碌,有时还控制不了自己的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肇庆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 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教学质量诊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联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中考语文三轮复习备考时文阅读理解高频考点 押题练.docx
-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西省晋城市2025届高三五模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天津市新华中学2025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重庆市西南名校联盟 2025届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三)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江苏省连云港市高级中学2025届高考预测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安徽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南省永州市新田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