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报社2024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中国矿业报社2024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矿业报社2024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生态环境保护与人们的现实经济利益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或措施从长远来看是符合人类利益的,但常常需要牺牲一部分人的现实利益,________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因此人们应当以生态环境为重

??B:因此人们要有长远眼光

??C:因此人们要有自我牺牲精神

??D:因此矛盾不可避免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定位原文,分析上文语境。横线位置出现在段尾,应对上文进行总结。文段首句即指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矛盾,第二句是对此的进一步说明。横线前的两个分句分别讲了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或措施的利与弊,故这是一对矛盾关系。

对比选项。D项是对上述语境内容的总结。

故本题选D。

【解析拓展】

A项、B项和C项:均未体现“矛盾关系”。

?

2、微信朋友圈的出现,让人欢喜让人烦。当享受朋友圈给个人带来的便捷时,有人欢喜;当朋友圈信息骚扰、投票、代购等诸多情况出现时令人烦扰。微信朋友圈如同一面多棱镜一样,如何看待,以及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其实就是对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反映。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朋友圈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更需要一种积极的态度

??B:不管你选择或关闭朋友圈,朋友圈都在那里

??C:朋友圈只不过是重复了之前交流工具给公众带来的各种感受

??D:朋友圈对个人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检视,一种考验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

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辨析选项。A项“勇气”“智慧”,B项“关闭朋友圈”,C项“重复了之前的交流工具”三者均无中生有。D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微信朋友圈如同一面多棱镜一样,如何看待,以及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其实就是对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反映”,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

?

3、某镇政府发生了一幕拒绝记者采访的闹剧。为了搞清该镇几十位经营户投诉的回迁门面房水电不通的问题,记者到镇政府采访了解,是在行使自己的分内职责。然而该镇政府领导不仅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还有干部不断推搡,挡镜头,甚至用抢夺摄像机的方式阻挠采访。“抢摄像机挡镜头”,直面舆论监督怎会那么难?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政府人员的违规不法行为

??B: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抵触

??C: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D:舆论监督的弊端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阐述记者到某镇政府采访,通过转折词“然而”重点强调该镇政府领导干部拒绝、阻挠采访,不肯直面舆论监督,对应B项。

A项过于宽泛,“违规不法行为”范围远大于抵触舆论监督,排除。

C、D两项,文段中没有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B。

?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审题干,找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辨析选项。A项中“扭怩”应为“忸怩”。“忸怩”指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B项、C项和D项均正确。

故本题选A。

?

?

5、科举制度确立于隋唐时期,宋代才逐步规范与成熟。宋太祖赵匡胤已着手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宋太宗时将唐代武则天时已出现的“糊名”措施制度化,所有试卷的卷头上有关考生个人信息部分一律“弥封”,接下来还有“誊录”等制度,这些都是出于保密的需要,防止泄密舞弊。这些制度不仅为元、明、清诸朝所效仿,也为现代高考所部分采用。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

??B:科举中预防舞弊的制度

??C:科举考试对现代高考的影响

??D:现代高考保密技术的渊源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第一句话先介绍科举制度的确立、规范和成熟时期。第二句话介绍宋代为了防止泄密舞弊,对科举考试的保密进行改革:将“糊名”制度化,对考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弥封”以及采用“誊录”等制度。最后通过介绍这些防止舞弊的制度被元、明、清效仿,以及被现代高考所采用,来表现这些防止舞弊的制度的意义和价值。综合整个文段,该文段的主体是关于防止泄密舞弊的制度。

对比选项。A项主要讨论宋代科举制度改革,范围过大,文段主要介绍的是科举中预防舞弊的制度,排除A项。B项科举中预防舞弊的制度,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意。C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话,偏离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18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3012300001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