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B卷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二泉映月》是华彦钧创作的一首()曲。
A.京胡
B.板胡
C.二胡
D.古筝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音乐作品《二泉映月》所使用的乐器。《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经典二胡曲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选项A,京胡主要用于京剧伴奏等,并非《二泉映月》所使用的乐器;选项B,板胡常用于北方的一些戏曲、曲艺伴奏等,也不符合《二泉映月》的乐器类型;选项D,古筝是一种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同样不是《二泉映月》的演奏乐器。而二胡是《二泉映月》的演奏乐器,所以答案选C。
2、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可根据各选项内容与题干中非洲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密切交往合作表现的契合度来进行分析。由于题目未给出具体选项内容,但已告知答案为A,说明在所有选项中,只有选项①能体现非洲发展中国家与中国密切的交往与合作,而选项②③④所描述的情况不符合题干要求的表现,所以本题正确答案选A。
3、关于长征,八十年前毛泽东即有相当精辟的论述。八十年后的今天,重温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它的价值意义随着历史的演进愈益凸显。下列项中,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可依据对长征相关知识的理解,对各选项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判断出正确答案。虽然题目中未给出具体的选项①②③④内容,但答案为D,这表明选项②和④是关于长征价值意义且表述正确的内容。在重温长征这场“激动人心的远征”时,我们应从长征在历史进程中的多方面影响来考量其价值意义。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播撒了革命的火种,保存并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征所体现出的长征精神,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而正确答案选择②④,说明这两个选项准确反映了长征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愈益凸显的价值意义。
4、18世纪中期,乾隆皇帝对英国商人送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小民无此物者甚众。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
A.乾隆皇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
B.乾隆皇帝认为中国农民年勤劳,不需要闹钟
C.是小农经济下一种天朝上国心态的反映
D.乾隆皇帝为维护天朝国体。担心民众玩物丧志
【答案】:C
【解析】本题可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选项A18世纪中期英国尚未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不存在“侵略者的野心”这一情况,乾隆皇帝的言论并非是为了痛斥侵略者的野心,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B乾隆皇帝说“中小民无此物者甚众”,其表达的核心并非是认为中国农民勤劳所以不需要闹钟,这种解读过于片面和表面,没有触及到这一言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所以该选项错误。选项C18世纪中期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人们对外来物品需求较少。同时,清政府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统治者形成了天朝上国的心态,盲目自大,轻视外国的物品。乾隆皇帝对英国商人送的时钟不屑一顾,正是这种小农经济下天朝上国心态的反映,所以该选项正确。选项D题干中并没有任何信息表明乾隆皇帝担心民众玩物丧志,这属于无中生有,所以该选项错误。综上,正确答案是C。
5、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2006年6月29日
C.1994年10月31日
D.1986年4月12日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选项A:1990年9月1日并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所以A选项错误。选项B: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故B选项错误。选项C:1994年10月31日与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时间无关,C选项错误。选项D: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但这是旧版《义务教育法》,并非题目所问的新版,D选项错误。然而题目所给答案A是不正确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此题无正确选项。
6、“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