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03.100.01CCSA02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427—2021
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
2021-07-28发布2021-08-28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427—2021
I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2
5水体底泥泥质调查与洗脱区域划定 5
6底泥洗脱控制目标及洗脱要求 7
7底泥洗脱工艺及其选择 8
8底泥洗脱设备及其选择 9
9底泥洗脱生态恢复施工方案 10
10洗脱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 12
11运维管理 12
附录A(资料性)底泥洗脱工程技术原理 14
附录B(资料性)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方案编制要点 15
参考文献 16
DB13/T5427—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慧云、吴敬东、朱永涛、余增亮、储昭升、霍学平、孙进、张昀保、董邦敏、孙家君、霍志久、杜海明、张红梅、周澳、张志华、杨蒙、李然、许坤鹏、李源、闫英师。
DB13/T5427—2021
III
引言
本文件的制定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白洋淀与大清河流域(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研成果,及北方近自然湿地地区底泥洗脱工程实践经验为基础,可服务雄安新区的水生态环境治理及水安全保障。
DB13/T5427—2021
1
水体底泥洗脱生态恢复工程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湖泊或河流的以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为目标的底泥洗脱工程建设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底泥污染型河流、湖泊、城市水体及人工水产养殖区底泥污染物的移出,实现水体生态恢复,其他水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11893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535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636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717土壤质量全氮的测定凯氏法
HJ828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NY/T53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SL42河流泥沙颗粒分析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体底泥
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
3.2
水体
是江、河、湖、海、水库、池塘等的总称。
3.3
水体内源污染
主要指进入河流、湖泊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逐渐沉降至湖泊底质表层,随时间推移逐渐形成河湖内污染负荷。
3.4
底泥洗脱
DB13/T5427—2021
2
通过机械或射流驱动产生的湍流实现水体底泥中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泥砂的机械分离,将无机泥砂原位覆盖,有机污染物异位处理的水体底泥原位修复技术。
3.5
泥-水界面
具有一定厚度与复杂结构的区层,是底泥与上覆水相之间的边界层。在底泥一水界面之上是化学性质相对均匀的水层,界面之下为物理结构相对稳定的底泥沉积层。
3.6
生态恢复
是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3.7
沉水植物
是指植物体全部位于水层下面营固着生存的大型水生植物,如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3.8
补偿深度
在某一深度处,光照的强度减弱至植物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全部为维持其生命代谢消耗所平衡,没有净生产量,此深度为补偿深度。
3.9
粒径
颗粒的大小称为“粒径”,又称“粒度”或者“直径”。当被测颗粒的某种物理特性或物理行为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或组合)最相近时,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清版)DB13∕T 5415-2021 雪上游乐场所服务规范.docx
- (高清版)DB13∕T 5416-2021 北苍术栽培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417-2021 地理标志产品 祁紫菀.docx
- (高清版)DB13∕T 5418-2021 地理标志产品 祁山药.docx
- (高清版)DB13∕T 5419-2021 光系列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420-2021 黄芩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421-2021 辣椒工厂化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422-2021 梨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T 5423-2021 水果和蔬菜中氯虫苯甲酰胺农药残留量分析技术指南.docx
- (高清版)DB13∕T 5426-2021 保护渣和炉渣中氟含量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