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热惊厥急救处理指南演讲人:日期:
目录02现场急救处理01症状识别与判断03药物使用规范04送医时机与指征05预防与后续管理06常见误区纠正
01症状识别与判断
典型症状表现体温升高呼吸急促意识丧失精神萎靡体温迅速升高,通常超过38.5℃,有时可达到40℃以上。短暂的意识丧失,有时伴有抽搐,表现为全身性痉挛或局部性抽搐。呼吸急促、困难,可能伴有口唇青紫。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甚至昏迷。
与其他疾病区分癫痫高热惊厥与癫痫的症状相似,但癫痫通常不会伴随高热,且症状更为多样。01中暑中暑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和意识丧失,但通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且不会出现抽搐。02脑膜炎脑膜炎会导致高热、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但不会出现痉挛性抽搐。03
持续时间评估高热惊厥的持续时间通常很短,一般在几分钟以内,很少超过15分钟。短暂性反复性观察时间在一次高热过程中,可能会反复出现惊厥,但每次发作时间都很短暂。在惊厥发作后,应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02现场急救处理
体位调整与安全防护迅速将患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因为抽搐而摔倒或碰撞到硬物。将患儿置于安全的环境中让患儿保持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导致窒息。保持侧卧位适当松开患儿的衣领、裤带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松开衣物
物理降温操作要点降温贴使用可在患儿的额头、太阳穴等处贴上降温贴,以缓解患儿的头痛和不适感。03可将冰袋或冰块包裹在毛巾中,放置于患儿的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但需注意避免冻伤。02冰敷降温温水擦浴用温水浸湿毛巾,擦拭患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的部位,以降低体温。01
防止意外伤害措施防止摔伤在患儿抽搐时,不要强行按压或约束其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关节脱位。01避免咬伤可在患儿的上下牙齿之间放置一块软布或毛巾,以防止咬伤舌头或口腔黏膜。02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刺激患儿,保持安静的环境,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意识。03
03药物使用规范
退热药物选择原则优先选用快速、有效的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能够迅速降低体温,减少惊厥发作的可能性。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针对不同年龄段选择药物因为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儿童发生瑞氏综合症,造成严重的脑部和肝脏损伤。婴幼儿和儿童的药物选择有所不同,需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123
当体温达到38.5℃以上,且物理降温方法无法有效降低体温时,需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体温过高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对宝宝的大脑造成损伤,此时需立即使用退热药物进行干预。惊厥持续发作如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需立即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出现其他严重症状紧急用药适用场景
给药途径与剂量控制口服给药剂量控制直肠给药对于能够口服药物的宝宝,优先选择口服给药方式,如口服溶液、颗粒等。当宝宝无法口服药物时,可考虑使用直肠栓剂进行给药,但需注意用药剂量和肛门给药深度。严格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和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给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以免造成药物过量或不足。
04送医时机与指征
需立即送医的情况抽搐持续时间超过五分钟若惊厥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大脑缺氧,需要立即送医识丧失或昏迷表明病情严重,需要紧急医疗救治。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可能是呼吸道梗阻或严重疾病的表现,应立即就医。反复发作的惊厥可能是复杂性疾病或癫痫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
观察期注意事项保护患者安全移除周围硬物,避免患者在抽搐时受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侧卧或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观察惊厥表现注意抽搐部位、持续时间、是否对称等,以便就医时提供详细信息。不要强行制止抽搐抽搐是大脑异常放电的表现,强行制止可能导致伤害。
院前急救信息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等,以便医生快速了解患者情况。惊厥发生时间与地点记录惊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发生的地点,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惊厥表现与症状详细记录惊厥时的表现,如抽搐部位、持续时间、是否伴有意识丧失等。已采取的急救措施记录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如保护患者安全、保持呼吸道通畅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并进行后续救治。
05预防与后续管理
体温监测频率建议常规体温监测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常规监测孩子的体温,尤其是在天气变化、孩子生病或接种疫苗后。01发热时体温监测一旦发现孩子发热,应每隔一段时间(如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以便及时发现体温异常升高。02夜间体温监测由于高热惊厥常在夜间发作,家长应在孩子入睡后定时测量其体温,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03
家庭环境优化方案通风散热适度降温适宜穿着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闷热,以降低孩子的体温。给孩子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过多或过于紧身的衣服,以帮助孩子散热。可使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但应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