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话剧篇
话剧篇引言??民族与世界的融合中国现代话剧是以对话、形体动作、舞台布景来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是中国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积极主动的文化选择。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史构成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新兴话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还包括传统旧戏在新的历史语境中改革演变的历史以及新歌剧、新舞剧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新兴话剧,它的崛起在中国戏剧史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外来的戏剧思潮和戏剧观念给中国传统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文明新戏”应运而生。“文明新戏”时期的剧本文学创作不多,到了五四时期,涌现了一批致力于剧本文学创作的剧作家,戏剧才真正获得了文学的价值。戏剧创作在艺术手法上异彩纷呈,悲剧、喜剧、独幕剧、多幕剧、诗剧、活报剧等各领风骚。田汉、洪深、欧阳予倩、郭沫若、熊佛西、陈大悲、丁西林等一批戏剧精英都有佳作传世。
话剧篇引言??民族与世界的融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史上出现了一位大师级的剧作家——曹禺。他用其辉煌的艺术成就,奠定了话剧在我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中国现代话剧从发展走向成熟,与剧作家曹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曹禺在30年代先后创作了《雷雨》《日出》《原野》等剧作,40年代初又完成了剧作《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小说《家》成功改编成话剧。曹禺的剧作是最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它用外来的艺术形式成功地表现了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国的人物命运,并巧妙地糅进了本民族的艺术表现方式。曹禺的剧作又是最善于吸取外国艺术素养的,他娴熟地运用了外国的戏剧理论和戏剧舞台的表演技巧,让中国的读者和观众对话剧这种艺术形式耳目一新。
话剧篇引言??民族与世界的融合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成熟和丰收的时期。戏剧领域则表现出多种风格、多种样貌的发展态势。尤其在抗战文艺运动中出现了大量充满热情、易于宣传和富有鼓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街头诗、街头剧等。全面抗战初期,首先出现的是密切反映战事的时事剧,它们往往是集体创作的急就章,如《保卫卢沟桥》《八百壮士》《台儿庄》等。在抗战后期,历史剧的创作蔚然成风,甚至形成了一个历史剧运动。郭沫若后期创作的历史剧便是其中的卓越代表。从1941年底至1943年初,郭沫若连续写下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历史剧,它们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高峰的到来。
话剧篇引言??民族与世界的融合1942年以后,解放区的文艺创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具有民族形式,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主题多为歌唱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新生活,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了革命文艺的创作实践。以新歌剧《白毛女》为代表的经典作品。
第十九章??现代话剧的早期探索第一节?早期话剧的耕耘在中国话剧的早期耕耘阶段,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以及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的开展,话剧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本土的接受、移植以及民族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在众多的剧作家中,田汉、洪深是两位杰出的代表,他们为新兴话剧开拓了前进的道路。他们都多方探索,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戏剧品格,并深深影响了中国戏剧发展的脉络。
第十九章??现代话剧的早期探索第二节?田汉、洪深的创作一、田汉及其《名优之死》(一)生平与创作田汉(1898—1968),原名田寿昌,湖南省长沙县(今长沙市)人,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天才的剧作家。他一生涉猎广泛,在话剧、戏曲、电影剧本、小说、诗歌、歌词等方面的创作均引人注目,在文艺批评、社会活动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在戏剧园地的耕耘历经半个多世纪,基本上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同步。1913—1915年,怀着强烈的反清爱国思想的田汉就“小荷才露尖尖角”,写下了《新教子》《汉阳血》《新桃花扇》等剧。
第十九章??现代话剧的早期探索第二节?田汉、洪深的创作一、田汉及其《名优之死》(一)生平与创作1916年,田汉从长沙师范学校毕业后,随舅父负笈远游,东渡日本留学。在这期间,他接触到西方大量的戏剧作品,沉浸在崭新的戏剧世界里,与此同时,日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九章 国统区级沦陷区的小说.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导论、第一章 鲁迅的小说.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十一章 新月派的诗歌创作.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十五章 “七月派”与“九叶派”的诗歌创作.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二十一章 现代话剧的多方探索.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二十章 曹禺的话剧创作.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十八章 多种风格的散文小品.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十七章 朱自清的散文作.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十六章 散文篇.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十四章 面向大众的诗潮.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十三章 艾青的诗歌创作.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十二章 现代派的诗歌创作.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十章 诗歌篇.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八章 解放区的小说.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七章 左翼、京派与海派的小说 .pptx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五章 老舍的小说.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