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二十一章 现代话剧的多方探索.ppt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 课件 第二十一章 现代话剧的多方探索.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030204多种戏剧风格的登台夏衍及其《上海屋檐下》郭沫若及其《屈原》民族新歌剧《白毛女》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成熟和丰收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繁荣首先体现在新文学的各种体裁形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戏剧领域则表现出多种风格、多种样貌的发展态势。现代话剧的多方探索

第二十一章??现代话剧的多方探索第一节?多种戏剧风格的登台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成熟和丰收的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繁荣首先体现在新文学的各种体裁形式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戏剧领域则表现出多种风格、多种样貌的发展态势。30年代的话剧运动和剧本创作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多幕剧出现并逐渐走向成熟。1929年,成立自己的戏剧团体——上海艺术剧社。1930年3月,上海艺术剧社联合辛酉、南国等剧社组成“左翼剧团联盟”,后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1933年在城市政治形势进一步恶化的情况下提出“戏剧走向农村”的口号。1934年,曹禺的四幕剧《雷雨》面世,之后他又写了《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等著名多幕剧,他的话剧创作成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空前的一个艺术高峰,标志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

第二十一章??现代话剧的多方探索第一节?多种戏剧风格的登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整个社会生活和作家创作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作家们亲身经受了战火的洗礼,感受到了颠沛流离的现实生活,耳闻目睹了抗日战争的艰辛,与人民大众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既开阔了生活视野,丰富了写作素材,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促进了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他们积极探索新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宣传抗日主张,亲身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拿起笔来投入战斗。全面抗战初期,作家们抗日情绪高涨。各种朗诵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等小型通俗作品大量涌现,是这一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小型通俗作品适应了迅速反映抗日斗争现实的需要,较快地发挥出宣传鼓动的作用,为人民大众乐于接受。广大戏剧工作者针对部队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流动演出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的街头剧、活报剧和独幕剧,以简便、灵活的形式发挥了文艺的宣传功能。

第二十一章??现代话剧的多方探索第一节?多种戏剧风格的登台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抗战初期出现的集体创作的戏剧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保卫卢沟桥》。这个剧本在卢沟桥事变后数日内,即由夏衍、于伶等二十余人集体创作并演出,由洪深、唐槐秋等十余人组成导演团,动员了近百名戏剧电影界的主要演员参加演出,盛况空前,影响很大,它揭开了抗战戏剧的序幕。戏剧的集体创作形式,适合及时反映抗日现实的需要,在延安有周扬、沙可夫等的《血祭上海》,在广州有夏衍等的《黄花岗》,在西安有萧红、端木蕻良等的《突击》,在武汉有罗荪、锡金等的《台儿庄》和崔嵬、王震之等的《八百壮士》,一时成为风尚。《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初期影响最为广泛、演出极为普遍的一个剧目。它由集体创作,并在演出中不断得到补充和丰富。此外,夏衍的《咱们要反攻》、沈西苓的《在烽火中》、石凌鹤的《火海中的孤军》、荒煤的《打鬼子去》、于伶的《省一粒子弹》等,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较为优秀的剧作。

第二十一章??现代话剧的多方探索第一节?多种戏剧风格的登台武汉失守前后,由于抗日形势的变化,戏剧创作在题材上有所开拓,不再局限于直接描写战争的壮烈场面,出现了像陈白尘的《魔窟》、宋之的的《微尘》、洪深的《米》、吴天的《孤岛三重奏》等戏剧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抗日现实。它们或暴露敌伪魔爪统治下的黑暗,或表现国统区丑恶的现实生活,都饱含着作者深切的民族义愤。1941年,抗战进入最艰难的关头,戏剧家们为鼓舞民众坚持抗战的决心,纷纷转向历史剧创作。在国统区,由于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实施政治和文化的高压政策,出现了大量通过相对隐蔽的方式来呼应现实的历史剧作,郭沫若的历史剧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在1941年至1943年连续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历史剧,贯穿了对黑暗势力的顽强斗争和坚决反对侵略、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主题,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剧创作的高峰。尤其是《屈原》,以其浩瀚的气势和宏大的构思,成了郭沫若后期历史剧创作的顶峰,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第二十一章??现代话剧的多方探索第一节?多种戏剧风格的登台阳翰笙也是抗战时期国统区历史剧创作方面取得突出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