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VIP

克拉玛依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PAGE3页共NUMPAGES3页

克拉玛依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70分

姓名: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xx分钟收取答题卡

阅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5题,共25分)

1、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

④大王来何操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⑦忌不自信⑧父母宗族,皆为戳没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⑧/⑤⑥⑦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不可,直不百步耳。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教导自己的老师表达谢意本没有错,只是越来越严重的攀比之风让谢师宴变了味。

B.因为韩愈在潮州只待了几个月,很快就回长安了,所以当地人一直把他当成圣人来敬畏。

C.韩愈本人毕竟是一个儒家孔孟学派的卫道者,又是一个复古主义的大力提倡者,他的文章不可能不会没有局限性。

D.说到底,不管长春这家餐馆是否存在误导顾客消费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宰客现象,商家都应引以为戒,及时改正。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一是升迁,二是改任同品级官职,三是降职。

B.“三公”,周代已有。据杜佑的《通典》记载:“夏、商以前,云天子无爵,三公无官。”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来

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

C.“薨”“崩”“卒”“不禄”“死”都表示“人死”的意思,在古代,不同阶层人的死需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薨”在古代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

D.“赠”,指为已死的官员加封。“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2006年汽车进口关税还要下调,预计未来几年内国产轿车价格将呈不断下降趋势,大部分轿车将与国际接轨。

B.美国总统选举每四年进行一次,2004年是又一个大选年,选举的结果是民主党克里竞选失败,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为美国第55届总统。

C.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一项近期的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许多政府机构的“上网”,不过是在因特网上挂一个介绍性主页而已。

D.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实施医疗保险的问题,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解释工作。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法国参议院以62票赞成、1票反对,于当天通过了一项关于实施校园手机禁令的法案,从2018年9月起,将在法国中小学内禁止使用手机及其l此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已通过立法,或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课堂,或规定学生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才能使用手机。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8月1日)

材料二:

很多家长抱怨,作为父母很难断了孩子带手机进学校的念想,为什么学校不多加引导来妥善管理呢?

学校也“有苦难言”。长沙市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如今部分中小学明文规定不准带手机进课堂,要求孩子自觉上交手机。“有的学生上交一台假手机,把真手机留在身上使用。并且,从执行上来说,学校每天对学生进出学校都进行检查不现实,容易引发冲突。此外,从法律责任上来说,手机应由谁保管、一旦出现问题责任由谁承担,都是需要面对的难点,各个学校至今仍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在学校探索手机管理的过程中,一些扎眼新闻也屡屡出现。比如有学校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结果导致周边居民不能打电话;某中学要求,如果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不上交,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结果引来一边倒的谴责,甚至遭到家长索赔……

“还有学生和家长搬出‘物权法’,控诉学校无权剥夺手机的使用权。”长沙市一位中学班主任说。

“校园都有固定电话,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沟通。”叶老师表示,“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并非低龄学生上学的必需品;而孩子通过手机接触外界一些闲散人员、网上不良信息,则给校园的管理带来了隐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海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襄都区知海钢琴谱翻译服务部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502MABQPRQ2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