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100 问答:古代城市规模有多大.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0问答:古代城市规模有多大?

欢迎来到《刘勃的国学课》。

faust同学问:春秋时期的国家规模一般是如何的呀,有没有城市数、

人口数以及其他衡量指标?

邢国能整国搬家,鲁闵公二年(前660年)那场浩劫,卫国作为大国

经历灾祸只出逃700余人。直觉上推测,莫非千人城市已经是中等规

模?而万人应当属大国了吧?

今天就稍微展开说一下城市的问题。

定义城市

怎样定义城市?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看职业,非农业人口要达到一定

比例;二是看人口数量,聚居在一起的人口数量要达到一定标准。比如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人口普查时,将总人口划分为城市人口

与乡村人口,当时的标准是:凡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而其中非农

业人口占50%以上者列为城市。

讨论文明起源的时候,也会特别重视城市。比如考古学家普遍认为,文

明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有五千居民以上的城市。当然这一个要素不够,

但这肯定是关键要素之一。

城市为什么被看作是文明的核心要素呢?第一,城市出现意味着农业剩

余多,城市里大量非农业人口,不生产自己的食物,没有足够多的农业

剩余,根本养不活这些人;第二,城市出现意味着分工和分层,尤其是

意味着存在管理者,那么多人生活在一起,没有专门的管理者就乱套了,

还有城市如果不是对周围的农村有一定掌控力的话,也无法让农村愿意

养活他们。

这里要再强调一下,考古上的文明是一个去道德化的概念,和道德没什

么关系,只意味着社会的组织水平,我们不能拿今天的是非善恶这些价

值观,去衡量古代的文明。

古代城市

好,接下来就观察下古代的城市。

被不少人认为是夏朝最后的国都的二里头文化遗址,面积在3平方公里

以上,人口有多少,争议不少,但再怎么低估,也超过了2万人。也就

是说,单看这项指标,它不是达到了文明的及格线,而是远超了。

至于郑州商城、安阳殷墟,那个就更大了,郑州商城是13平方公里,

殷墟是30平方公里,这就非常大了,明清的北京城,也就60平方公

里。但是殷墟这样的超级大城市,明显是那种掠夺型城市,不是说它发

展起来了,会带动周边产生一个城市圈,而是它发展起来了,他的势力

覆盖的地方,就发展不起来了,华北平原上和殷墟同时的聚落,规模很

难超过它的五十分之一。

西周的都城丰镐,按文献记载,丰是周文王建的,镐是周武王建的,丰

是8.6平方公里,镐是11平方公里,加起来也不如殷墟大,难怪周人

说到商朝,仍然要说“大邑商”。但是西周采用封建制,各个封国的都

邑都要发展,所以相对较大的城市数量,却比商代要多。

接下来就到了我们正在讲的春秋时代了。要了解春秋时代的城市规模,

比较麻烦,因为很多城市到战国时进行了扩建,但原来的城市建筑被破

坏了。不过大致说,面积在10平方公里上下的城市,还是很有一些的,

这样大的城市,大几万人是肯定有的。所以万把人的规模,在春秋时代

已经算不上大国;千把人的聚落,也够不上中等规模,只能叫“鄙”,

就是边境小聚落了。

所以,鲁闵公二年(前660年)的那次狄人入卫,卫国只逃出来700

多人,才显得特别惨烈。那是非常大规模的屠杀,和非常多人的流离失

所。

古代城墙

下一个问题也和城市密切相关,就是城墙。

传承同学问:宋国的国都(今天的商丘)城墙防务设施建设应该不错,

那时诸侯国的国都城墙建设有统一的标准吗?

宋国的城墙确实在当时属于质量很高的。至于建城墙的标准,理论上有,

但从考古发现看,标准实际上并不被严格遵守。

早期文献当中,城往往不是指城市,而是城墙,或者城墙围起来的地方。

比如《郑伯克段于鄢》里有一句:“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城市的

城墙超过三百丈,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危害。这句里,都城是个词组,都

才是城市,城是指城墙。

过去往往认为,古代的大城市,都是有城墙的,所以城市和城墙两个问

题可以合并到一起谈。但现代的考古研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有城墙的

不一定是城市,而城市不一定有城墙。

考古上所说的龙山时代(大致说公元前2600年~公元前2000年),

也就是中国文化发展为文明之前的一个阶段,华北平原上很多地方都在

修城墙,说明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大家活得很没有安全感,因为

有安全感的时候不会大费周章修城墙。但是大多数有城墙的地方,并不

见得能叫城市,因为规模太小了。

刚刚说了,二里头文化遗址已经非常繁荣,之后的殷墟规模更大,但是

二里头和殷墟都没有给整个城市修城墙,再往后西周的丰镐也是这样。

它们的格局,都是王宫会修宫墙,但此外对修墙就没什么兴趣了。

到春秋时期,很多地方仍然如此。根据考古研究作出的大致判断是:齐

文档评论(0)

mom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