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曲词鉴赏.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亭送别》曲词鉴赏

元曲和元杂剧介绍

元曲基础知识:唐诗·宋词·元曲的风格清李调元《雨村曲话》:“三百篇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唐诗风格多样,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其大多为文人吟哦而非供演唱。宋词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文学新形式。元曲是元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曲中特有的民间文学的通俗性、口语化,以及北方民歌中所表现的直率爽朗的精神与质朴自然的情致,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元曲基础知识:元曲的分类和特点散曲元代的新体诗(清唱)小令(单曲)套数(散套)杂剧元代的歌剧(演出)由小令和套数通过其他戏剧因素组合而成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幕)演一完整的故事【“楔子”】元杂剧的角色有末(男角)、旦(女角)、净(大花脸)、丑(小花脸)元杂剧的构成由唱(曲调)、科(动作)、白(念词)三部分构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曲调”抒情强烈,起喧染和贯穿作用。“宾白”含对白和独白。“宾白”具叙事性,对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作用重大。剧本还规定了角色的动作表情,“称范”或“介”及舞台效果。

元曲基础知识:元曲的分类和特点宫调(乐调)表示音调的高低强弱共9种,如《正宫》曲牌(曲谱)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声韵共400余,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宫调:①正宫-惆怅、②黄钟宫-缠绵、③仙吕宫-清新、④中吕宫-跌宕、⑤南吕高-感叹、⑥双调-健朗、⑦商调-凄惶、⑧越调-谐趣、⑨大石调-蕴藉每一宫调各有它所属的曲牌,元杂剧一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四折)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杂剧(五折)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杂剧(四折)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杂剧(四折)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杂剧(四折)课文〈长亭送别〉选自第四本第三折

山西洪洞明应王殿元杂剧壁画(摹本)台上前排5人是演员,能分出末、旦、净、丑行当,后排5人为乐师,幕后一名演员正在观看演出实况。

山西稷山金墓出土元杂剧砖雕河南省焦作市西冯封村元墓出土元杂剧陶俑

王叔晖和她的《西厢记》连环画

王叔晖和她的《西厢记》连环画”王叔晖(1912—1985)是现代著名工笔重彩人物女画家。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家庭熏陶,自幼喜爱绘画,1927年辍学,自学绘画,1928年加入由金城发起创办的“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后以卖画为生。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职,并为北京画院画师。期间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王叔晖擅长工笔人物画、连环画,尤精仕女画,创作的以古典题材为主。她善于继承中国画线描的优秀传统,并吸收西画的透视解剖法,用笔精细,人物造型准确,形态逼真,细节刻画细致入微,线条犀利,设色考究,艳丽典雅。她所塑造的仕女形象美而不媚,清秀生动,保持了唐宋以来工笔重彩人物画的优良传统。

王叔晖工笔人物画行情王叔晖工笔人物画欣赏1996年《夜宴图》北京嘉德国际拍卖会以24200元成交011996年《倚石沐春风成扇》(19.5×55cm)北京翰海拍卖会以13200元成交022002年《柳荫赏荷》扇面朵云轩拍卖以1000元拍卖032004年《红楼梦人物》四条屏(47×29.5cm)北京翰海拍卖会以68000元成交04

王叔晖《西厢记》“听琴”欣赏

《西厢记》连环画20世纪60年代初,她的连环画《西厢记》获第一届连环画创作一等奖。1983年第1期《中国画报》将16幅本的工笔连环画《西厢记》全部刊出。?

专家评价这套《西厢记》连环画的特点是:人物形神01生动,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色彩典雅端丽,线条流畅刚劲。专家评价说:“她的《西厢记》运用极其娴熟的传统技法,细腻而生动地刻划了人物的形象,称得起是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是可以和王实甫的《西厢记》名剧百世并传的。……中国连环画史将永远记载她的创辟之功和这部代表作品。”02

连环画《西厢记·长亭送别》欣赏

连环画《西厢记·长亭送别》欣赏

连环画《西厢记·长亭送别》欣赏

连环画《西厢记·长亭送别》欣赏

连环画《西厢记·长亭送别》欣赏

连环画《西厢记·长亭送别》欣赏

连环画《西厢记·长亭送别》欣赏

连环画《西厢记·长亭送别》欣赏

《长亭送别》曲词鉴赏

《长亭送别》主题(蒋星煜主编《元曲鉴赏辞典》)“长亭送别”并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其艺术魅力主要来自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作者将艺术触角伸展到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上的莺莺的心灵深处,细腻而多层次地展示了“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内涵——交织着对的亲人的百般依恋,对即将来临别离的无限悲戚,对逼

文档评论(0)

yingjiali19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