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海兴县地名的形成与文化内涵》
*海兴县地名考
一、名称由来
海兴县取“靠海而兴”之意得名,这一名称由原国民党起义将军、河北省副省长高树勋于1965
年建县时提出。当时,新县东南部有一座小山(马骝山),原拟名“小山县”,但高树勋认为此
地濒临渤海,应以海洋经济为发展方向,故定名为“海兴”(古城沧州)。这一名称既体现了地
理特征,也蕴含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期望。
二、历史沿革
海兴县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活动。商周时期,属蒲姑国无棣邑。秦汉至
隋唐,分属柳县、高城县、章武县、盐山县、无棣县等地。宋元明清时期,境域归属多有变
动,分属沧州盐山县、济南路棣州无棣县等地。1928年后,分属河北省盐山县和山东省无棣
县(海兴县人民政府)。
1964年,因漳卫新河(四女寺碱河)治理和区划调整,山东省无棣县的辛集、良户、山后、
75119653
宋王、朱王、傅赵、杨埕个公社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暂由盐山县管辖。年月
2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兴县,将原属盐山、黄骅的部分区域与上述划归地区合并,形成今
海兴县行政区域。县政府驻地初拟小山,后因苏基地处县境中心,最终确定驻苏基镇(海兴县
人民政府)。
三、地理环境与地名关联
(一)自然地理特征
海兴县濒临渤海,境内有湿地、盐田、古贝壳堤等独特地理景观,这些自然元素深刻影响了地
名的形成。
1.30
小山:位于县境东北部,是沧州唯一的火山地貌,海拔余米。唐太宗东征时曾驻跸于
此,留下《咏小山》诗。小山原名马骝山,因山体形似马骝而得名,后因历史文献记载和
传说逐渐演变为小山。小山乡即因境内的小山而得名(搜狗百科)。“”
2.杨埕水库:位于县境东南部,是人工淡水湖泊。库区发现古贝壳堤、古村落遗址和古城遗
址(古无棣邑),“杨埕”之名可能与古代盐业生产或杨氏家族聚居有关。杨埕村即位于水
库附近。
1
3.古贝壳堤:沧州沿海的古贝壳堤是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海兴县境内的贝壳堤分布于杨
埕水库附近及沿海地区。这些贝壳堤见证了渤海湾西岸的成陆过程,部分村庄如汪子岛
(望子岛)因位于贝壳堤上而得名(山东民生网)。
(二)经济活动影响
海兴县的盐业、渔业和农业历史悠久,相关经济活动在地名中留下了印记。
1.盐业:海兴县是古代“大盐山”的重要组成部分,东部沿海一直是盐业重要产区。香坊乡境
内有盐场9个,杨埕村、海丰村等可能与盐业生产有关。例如,海丰村寓意渔业和盐业丰
收,香坊乡的“香坊”可能与古代晒盐的“盐场”谐音演变而来(搜狗百科)。
2.渔业:沿海村庄如香坊乡的海丰村、刘家、二官等,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海丰村
30
拥有中型渔船艘,是当地渔业的代表;任庄村则以渔网窗纱业闻名,形成了相关产业
链。
3.农业:高湾镇原名高家湾,明初高姓建村于水湾旁,因地势较高适合农业种植而得名。赵
毛陶镇的“毛陶”可能与古代制陶业有关,后因赵氏家族迁入而改称赵毛陶(海兴县人民政
府)。
四、文化与历史人物影响
(一)历史文化名人
海兴县历史上名人辈出,其籍贯或活动地成为地名的重要来源。
1.韩休、韩滉:唐代父子宰相,祖籍海兴小山。韩休墓位于小山村,韩滉以绘画闻名,其故
里被考证为海兴小山,相关地名如“韩庄”“韩赵村”可能与之有关(古城沧州)。
2.杨巍:明代吏部尚书,年轻时在海兴学习。海兴县曾有白云乡尚义里,杨巍故里即在该
处,后地名可能因行政区划调整而变更(搜狗百科)。
3.孙葆元:晚清兵部尚书、咸丰帝师,赵毛陶镇人。赵毛陶镇因孙葆元的影响,形成了独特
的帝师文化,宫廷盒子灯技艺也由其引入并传承至今(海兴县人民政府)。
(二)文化遗产
海兴县是西路梆子和南锣戏的发源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名相互关联。例如,南锣戏
(初称打枣调)起源于海兴一带,相关村庄如张会亭镇可能因戏曲演出活动而得名(海兴县人
民政府)。
五、革命历史地名
海兴县是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众多地名与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相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