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年本真--一位普通幼教工作者对《学前教育法》的学习体会.docx

守护童年本真--一位普通幼教工作者对《学前教育法》的学习体会.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守护童年本真--一位普通幼教工作者对《学前教育法》的学习体会

当晨光中的幼儿园大门缓缓开启,孩子们蹦跳着扑进老师怀里的瞬间,我总会被这份纯粹的信任打动。2025年《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实施,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学前教育工作者前行的道路,更像一双温暖的手,为每个孩子的童年撑起法治的蓝天。在反复研读法律条文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这部法律背后的人文关怀与教育智慧,也更加清晰了自己作为幼儿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一、法律精神浸润教育初心

学前教育应当坚持最有利于学前儿童的原则,这条法律开篇的表述如春风化雨,让我回想起从业之初的誓言。在实施主题活动《春天的秘密》时,我们不再拘泥于预设的认知目标,而是跟随孩子们蹲在花坛边观察蚂蚁搬家两小时,任由他们用画笔将蜗牛的轨迹描绘成会动的彩虹。这种对儿童天性的尊重,正是法律精神在实践中的生动投射。

法律明确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让我们彻底告别了拼音速成班。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用积木搭建我的小学,用角色扮演体验课间十分钟,这种润物无声的幼小衔接方式,既保护了游戏权利,又完成了心理过渡。当家长感慨孩子现在眼里有光时,我深切感受到法律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面对特殊需要儿童,法律要求普惠性幼儿园应当接收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残疾儿童。记得那个总躲在角落的自闭症男孩,在老师们的耐心陪伴下,从最初的抗拒触碰到主动拥抱,从沉默不语到哼唱儿歌。我们专门设计的感官游戏区,配备的手语交流卡,都是法律温度的具体呈现。

二、专业成长筑牢育人根基

教师必须持证上岗的刚性要求,倒逼着我们不断精进专业素养。在参加儿童发展心理学专题培训时,我重新理解了观察记录的价值——当彤彤反复排列彩色木块时,这不仅是数学启蒙,更是她构建秩序感的独特方式。现在,我们的观察日志已从简单的行为描述,升级为儿童心理发展图谱。

法律规定的同工同酬让代课老师王老师流下了眼泪。当她的工资条首次与在编教师持平时,这个总把最好教具留给孩子却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的姑娘,在教研会上挺直了腰杆。这种制度保障带来的职业尊严,正转化为更温暖的教育力量。

安全责任的重申让我们再次绷紧神经。除了每月的消防演练,我们创新开展安全小卫士活动,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学会保护自己。当监控屏幕前24小时值守成为常态,当晨检流程细化到指甲长度,我深知这些繁琐都是对孩子生命的郑重承诺。

三、家园共育绘就成长同心圆

法律规定的家长委员会制度,让我们的家园合作有了新支点。在亲子绘本创作活动中,从事平面设计的家长教孩子们设计封面,退休教师爷爷讲述传统故事,这种专业资源的互通让教育边界不断延伸。当家长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教育合力自然形成。

面对电子产品使用问题,我们不再简单禁止,而是开展数字童年家长课堂。通过情景剧演示,帮助家长理解屏幕时间的合理分配。现在,小宇妈妈不再用iPad安抚哭闹,而是带着孩子观察云朵变化,这种改变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在特殊儿童教育中,家园沟通机制的完善让我们如虎添翼。当多多妈妈最初拒绝孩子参与集体活动时,我们没有强行说服,而是通过每月的成长影像集,让她看到儿子在融合环境中的点滴进步。半年后,这位母亲主动要求担任家长助教,用亲身经历传递融合教育的价值。

站在学前教育法治化的新起点,我更加懂得教育是农业的深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需要适合的土壤、温度和养分。《学前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正是为这片育人沃土制定了科学的种植指南。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既要做法治的践行者,更要做童年的守护人,用专业与爱心为孩子们浇灌出人生最初的美好模样。当夕阳西下,看着孩子们像归巢的小鸟般扑进家长怀抱,我深信:守护童年,就是守护民族的未来。

文档评论(0)

银桥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权威的教育顾问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