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暑病人的急救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1中暑基础认知02症状识别与评估03现场急救流程04医疗处置要点05预防控制措施06公众教育与培训
01中暑基础认知
定义与病理机制01定义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失衡,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出现一系列器官功能异常和衰竭的急症。02病理机制高温环境下,身体通过皮肤散热的方式受阻,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同时引发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心血管、肾脏、肌肉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暑类型区分热射病热衰竭热痉挛日射病因高温引起的体温调节功能衰竭,体温升高至40℃以上,伴有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症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内钠、钾等电解质失衡,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常见于四肢肌肉和腹肌。由于高温和体液过度丢失,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出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直接暴露于烈日下,引起脑膜和脑组织充血、水肿,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
高危人群特征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户外作业人员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中暑。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且皮下脂肪较厚,容易中暑。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身体调节能力较差,容易中暑。长时间在户外作业的人员,如环卫工人、交警等,容易受高温天气影响而中暑。
02症状识别与评估
患者常常感到口干舌燥,需要大量饮水。口渴患者体温可能升高,但并不一定达到高热程度。体温升暑时,患者可能会感到头痛,有时可能伴有眩晕或昏厥。头痛中暑会导致患者感到疲倦、无力或虚弱。疲劳早期预警信号
中暑时,患者的皮肤可能变得干燥、发红或苍白。皮肤干燥中度症状表现患者可能感到恶心并呕吐,有时可能伴有腹痛或腹泻。恶心和呕吐中暑可能导致呼吸和心率加快,以应对身体的高温。呼吸和心率加快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或抽搐,特别是腹部、背部和腿部。肌肉痉挛
重度危急指征6px6px6px重度中暑可能导致患者昏迷或失去意识。昏迷或意识丧失中暑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患者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困难患者体温可能高达40摄氏度以上,持续高温可能导致器官损伤。极度高温010302重度中暑可能引起抽搐或癫痫发作,需要紧急处理。抽搐或癫痫发作04
03现场急救流程
脱离高温环境立即将中暑者移至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01.松开或脱去中暑者的衣物,尤其是紧身或厚重的衣物,以便散热。02.确保中暑者周围空气流通,避免人群围观和嘈杂环境。03.
快速降温操作用湿毛巾或冰袋敷中暑者的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帮助快速降温。1可用扇子或电风扇轻轻扇动,加速中暑者体表的散热。2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中暑者的反应,避免出现过度降温或寒战。3
补充水分策略让中暑者饮用含盐分的清凉饮料或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呕吐和腹痛。若中暑者意识不清或不能饮水,应及时送往医院静脉补液。
04医疗处置要点
院前急救协作紧急呼叫救援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降温一旦发现中暑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寻求附近医疗机构的支援。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将患者转移到通风阴凉处,并采取措施降低患者体温,如用湿毛巾敷额头、喷洒凉水等。中暑患者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情况,应确保呼吸道畅通,以便进行急救。
院内监护措施在医院内,应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中暑患者常伴随脱水,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身体平衡。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医生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降温剂、镇静剂等。药物治疗
并发症应对方案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中暑可能引发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01神经系统并发症中暑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导致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需及时处理。02肝肾功能损害中暑还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应注意保护肝肾功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03
05预防控制措施
环境温度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室内温度,减轻人体散热负担。通风换气遮阳降温环境湿度避免直接暴露于阳光下,使用遮阳伞、帽子等遮挡头部和颈部,减少辐射热的吸收。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以增加人体舒适感。
个人防护装备饮水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长时间高温环境下劳作或活动,以减少身体水分的丢失。03选用防晒霜、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护用品,减少阳光直射,保护皮肤和眼睛。02防晒用品穿着穿着宽松、透气、吸汗的衣物,避免穿着紧身衣或化纤类衣物,以免影响散热。01
高危场景预案高温天气预警关注气象预报,针对高温天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密闭环境管理应急救治准备在密闭环境中工作时,如车间、矿井等,应加强通风换气,降低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