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时代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2)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兴起。
①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奠定了维新派的理论基础。
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2.过程
(1)序幕——“公车上书”
①背景: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②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2)高潮——百日维新
①时间: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
②标志: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③措施: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
(3)结果: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3.历史意义: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4.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3)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力量弱小。
[特别提示]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救亡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
1.背景
(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直接原因: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2.口号:“扶清灭洋。”
3.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政策
(1)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2)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4.结果及其原因:1900年9月,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5.性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6.评价
(1)进步性: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迫使列强改变了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
(2)局限性:义和团运动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也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拓展]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认识
(1)进步意义:反映了当时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者;得到一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也广泛动员了民众参加。
(2)局限性:“扶清”,说明义和团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反映了农民阶级本身的阶级局限性。
[拓展]
1.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2)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3)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现。
2.戊戌维新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上: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文化教育上: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及设立新式学堂,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5)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6)军事上:推动了军事近代化,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