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01B0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266—2015
丘陵山区甘薯深沟大垄生产技术规程
2015-11-06发布2016-01-0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3/T2266—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松树、马志民、刘兰服、胡亚亚。
DB13/T2266—2015
1
丘陵山区甘薯深沟大垄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丘陵山区甘薯深沟大垄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栽前准备、栽秧、田间管理、收获贮藏等措施,形成深沟大垄疏松栽培为特征的抗旱防涝甘薯生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丘陵山区甘薯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GB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13/T1316-2010甘薯储藏技术规范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丘陵山区标准化作业动力
小型拖拉机选择四轮驱动窄轮距后输出动力型,25~30马力,动力与作业机具配套,轮距与垄距配套,转速与行进速度配套。
4栽前准备
4.1品种选择
选用经过多年试验示范具备抗旱抗病适应性强的甘薯品种。
4.1.1淀粉型品种
适宜本地生态类型,淀粉含量在20%以上的白肉品种,如:冀薯98、徐薯22。
4.1.2食用型品种
适宜本地生态类型,兼具如下特点:结薯早、整齐集中、薯皮光滑、储藏性好、粗纤维少、熟味品质好。如:北京553、冀薯4号。
4.2薯苗繁育
2
DB13/T2266—2015
4.2.1繁殖种薯
选三年以上未种甘薯的无病地块建立采苗圃,剪蔓头栽种无病繁种田。田间和收获时去杂去劣,收获健康种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浸种3min后贮藏。农药使用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
4.2.2育苗
4.2.2.1育苗时期
3月下旬开始育苗,用火炕育苗或小拱棚双膜加毛毡保温育苗。
4.2.2.2育苗技术
4.2.2.2.1火炕育苗
采用鱼鳞排种方式,浇透水,水渗后喷洒50%甲基托布津,覆盖表土5cm。前期高温催芽,35℃~38℃保持3d~4d,之后保持25℃~28℃到出苗。采一次苗浇一次透水烧火加温一次。农药使用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
4.2.2.2.2小拱棚双膜育苗
平铺种薯,浇透水,盖土厚度3cm,土表斜插竹竿覆盖地膜,再用农膜罩小拱棚,傍晚前加盖毛毡保温。苗床保持湿润透气,排种8d后于每日15~16时苗床两端开小口通风30min,15d后撤掉地膜,采苗前全部揭膜炼苗2d~3d。
4.2.2.3苗期病毒病防控
最有效的措施是连片规模种植脱毒苗原种2~3年,重点防治甘薯病毒病(SPVD)和卷叶病毒(SPLCV)。烟粉虱和蚜虫是主要传毒昆虫,育苗棚内挂黄板诱杀,喷洒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00~3000倍、10%烯啶虫胺水剂1000~2000倍,防治甘薯病毒传播。农药使用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
4.2.2.4高剪苗
采苗在育苗床地面以上3cm剪苗,减少种传病害。
4.2.2.5壮苗标准
苗龄25d~30d,6片展开叶,顶叶平齐,茎粗壮节间短,无黑根无白根,剪口白浆多,苗长20cm~25cm。
4.3配方施肥
耕层土壤碱解氮60mg/kg,速效磷20mg/kg,速效钾120mg/kg可满足甘薯高产需要。大配方小调整,根据养分丰缺补充施肥。根据甘薯特点以底肥为主,多施有机肥保持土壤疏松。
4.3.1底肥配方
起垄前配合耕作一次底施肥料。一般配方亩施化肥纯氮5kg~7kg,P2O55kg~7kg,K2O10kg~12kg,硼锌肥各1kg。肥料的使用符合NY/T496-2010的规定。起垄时用配套施肥器集中条施,条施深度在地表12cm以下,或全层旋耕混施。
4.3.2增施有机肥
DB13/T2266—2015
3
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kg~3000kg。肥料的使用符合NY/T496-2010的规定。起垄前用旋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13T 2263-2015 烟花爆竹、烟火药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docx
- DB13T 2262-2015 在用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监测技术规程.docx
- DB13T 2261-2015 升放系留气球技术规范.docx
- DB13T 2260-2015 尾矿库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docx
- DB13T 2259-2015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docx
- DB13T 2253-2015 光伏组件用接线盒.docx
- DB13T 2244-2015 海水养殖水域溢油污染应急监测技术规范.docx
- DB13T 2238-2015 淡水池塘鱼鳖套养技术规范.docx
- DB13T 2236-2015 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docx
- DB13T 2235-2015 设施番茄基质栽培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