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对策优化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docx

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对策优化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产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对策优化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

水产养殖病害往往具备无规律暴发、影响范围广、耐药性强的特点,对水产养殖领域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影响了产量和生产效率,还可能威胁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因此探讨水产养殖疾病的特点,制定防控对策,以便更好地应对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一、水产养殖病害特点

1、影响范围广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大量养殖户为提高水产品的生长速度、生产效率,采取在较短周期实施高效率的水肥及营养管理,不尊重水产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生物规律、生命特征,导致水产品在生长过程中面临各种各样的病害。在批量化、集中化、短周期的水产品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在相同水域中,往往会养殖多种水生动物,一旦发生疫病,则会导致水生物之间交叉感染,尤其在春夏交替时,会暴发大规模的病害,而大部分在较短周期快速发育的水产品,不具备较强的疾病抵抗力,极易被传染。由于缺少专业化的防治措施,还无法对其中的病害根治。水产品一旦染上病害,便容易滋生各种细菌、真菌,从而导致水体环境中的致病菌进一步增加,其生长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发病周期延长,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如出现水、空气和土壤污染。

2、耐药性强

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大部分养殖户采取一边养殖一边育种的方法,以求降低养殖成本,极易导致水产品中的病毒病菌出现较强的耐药性,部分病原菌出现变异,而当其通过上一代防治性药物的筛选之后,大部分存留下来的病原菌也逐渐呈现耐药性,当其遗传到下一代时,便会导致水产品的病害进一步增多,此时再使用同样的防治措施以及防治药物,将无法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养殖户需要寻求新的防治药品,增加了养殖成本,造成多样化的环境污染。

二、常见发病原

1、病毒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有三大特征:首先,潜伏期长短不一;其次,疾病类型繁杂;最后,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显著的致死率。病毒性疾病在水产养殖动物中具有显著的危害,现有的预防手段主要是采用科学且有效的策略,以此减少病毒性疾病的传播和相关的危险性。在病毒性疾病中,有许多常见的,如鲤春病毒血症、草鱼出血病、锦鲤疱疹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和虹彩病毒病等。

2、细菌性疾病

在水生动物的饲养过程中,细菌性疾病是一种经常出现的问题。当水生动物被感染时,它们常常会展现出表皮破损、鳃和鳍破损等不良症状。在解剖时,经常可以观察到如肝脏、肾脏和脾脏等脏器出现肿大、充血和坏死等异常状况,并且如果状况进一步恶化,还可能有脏器糜烂和血性腹水的出现。常见的疾病中,如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和赤皮病等,这些疾病都容易发生感染,导致并发症。

3、真菌性疾病

真菌种类的多样性和它们的致病模式导致疾病。致病性真菌感染、条件性致病性真菌感染和真菌性中毒不仅影响水生动物的幼崽和成年体,还对鱼的卵造成伤害,导致感染率和死亡率相对较高。淡水鱼养殖经常受到的真菌感染,包括水霉病、鳃霉病和流行性溃疡综合症等病症。现行的防护措施大多数采用预防及早期的医疗干预。

4、寄生虫性疾病

寄生生物的数量庞大并且品种繁多,有的甚至是人和动物的共患病症。在水分较多、流动性差的条件下或者是季节变化时期,这都有助于寄生虫的生存和繁殖,也可能导致水产品遭受感染发生疾病。然而,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中,鱼苗面临的危害则相对更明显。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与病毒性疾病或细菌性疾病发作相比,寄生虫性疾病不会导致大规模的损害或死亡,但受到寄生的水产动物在经济性和观赏性等方面通常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并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

三、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1、病害频发

近年来,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病害频发,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17年至今,大面积流行的鱼类越冬综合征、虾蟹类虹彩病毒病等疾病频发,导致绝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不仅对养殖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使养殖户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沉重打击了养殖从业者的信心。究其原因:①养殖水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水生动物时刻面临病害入侵的风险;②养殖水生动物个体普遍自身免疫力低下;③外力作用导致水生动物受伤而感染发病;④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加大了病害防治的难度。

2、管理水平

水产养殖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从池塘清整消毒、水产苗种培育或购买、苗种放养、日常投饵管理、水质调控管理、水产品病害防治、日常巡塘、防偷防盗防毒、捕捞上市和养殖尾水排放等。大部分养殖户依据以往经验和习惯,重点环节管理水平欠缺。如缺乏苗种检疫意识,购买的投入品(如饲料、药品等)质量不佳,过分追求价格便宜,忽视了产品质量,如有些养殖户在网络平台购买水产药品,其效果和质量难以保证。年底集中上市现象较为普遍,而高温错峰捕捞上市的情况则相对较少。尽管辛苦忙碌一整年,但养殖效益却并不理想;尾水直排现象普遍,特别在水产病害高发期,导致附近养殖水域塘口感染病害的风险加大,造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