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水稻的穗数是在分蘖期确定的,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由栽插株数、单株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株数决定于栽插的密度及移栽后的成活率,分蘖数和分蘖成活率与秧苗的壮弱有密切关系,因此穗数的确定期在分蘖期,基础在育秧期。
一、增加水稻穗数的主要栽培措施
1、培育壮秧。为移栽后早返青、早分蘖提供良好基础。
2、合理密植。根据计划收获穗数和对秧苗植后分蘖情况的估计,插足基本苗数。
3、促低位分蘖早发,控高位分蘖少发。促低位分蘖早发,插够苗后及时露田、晒田,控制高节位的无效分蘖,使养分集中在早发的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二、提高水稻群体成穗率的基本途径
成穗率是有效穗数占最高总茎蘖数的百分率。成穗率虽然不是水稻产量的直接构成因素,但在目前栽培条件下,成穗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穗数与大穗是一对矛盾,尤其在高产条件下表现得更为突出。但生产上若能在满足高产所需穗数的基础上控制最高总茎蘖数提高成穗率,则能协调穗数与大穗的矛盾、协调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实现穗粒数、结实率、粒重的同步增长,从而获得高产。因而,目前水稻超高产育种与超高产栽培都朝着提高成穗率的方向发展。基本途径:
1、培育壮秧是水稻群体高成穗率的基础。生产上主要应抓住“稀播匀播、足肥、晒田控旺”三个关键性措施。
2、确定合理群体起点,栽足适宜基本苗,是水稻群体高成穗率的重要条件。生产实行宽行距、窄株距移栽,能合理利用光能,改善中、后期群体内部通风透光条件,强鞘壮秆,提高成穗率。
3、科学施肥是控制无效分蘖和提高成穗率的关键。生产上要求在适氮、稳磷、增钾的基础上,控制前期氮肥用量,增加穗粒肥的比重。前期过多投入氮肥,既是浪费,又导致最高总蘖数过高,增加中期晒田控长的难度,成穗率下降。增施钾肥,能促进稻株秆壮根活,提高成穗率。
4、水分调控技术是提高水稻群体成穗率的重要措施。生产上要求早晒田,分次轻晒田,一般应在苗数达到适宜穗数的80%时就开始排水轻晒田来控制最高总茎蘖数,至幼穗分化期,分3~4次轻晒田,控制高节位分蘖发生,确保苗数平稳下降。
5、用化学调控技术提高水稻群体成穗率。生产上可应用多效唑或稀效唑在苗期促进低节位分蘖发生,提高成穗率。也可在大田使用控蘖剂控制无效分蘖,提成穗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从事杂交水稻推广及服务工作12年,具有专业的作物栽培、管理及种植实战经验。通过个人实践及与行业专家的学习总结出不同作物田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得到很多行业专家及种植大户的认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