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稻米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品质越好的稻米在销量上将会处于领先地位,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会更为可观。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进,稻米产量明显提高,人们对其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优质商品稻米,好看、好吃、有营养且易加工是必须具备的品质。水稻栽培技术与稻米品质密切相关,因此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断完善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稻米品质。

一、播期和栽培方式的影响

播期和栽培方式的影响播种、育苗作为水稻栽培的早期阶段,对水稻的生长有着重大影响,首先要掌握好播种、育苗时间。如果播期太晚会导致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下降,粗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降低,胶稠度、硬度降低,进而影响整精米率和加工效率,使稻米整体品质下降,蛋白质含量是衡量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大田栽培和水培的生长环境有明显差异,环境差异可影响离子含量,继而影响稻米营养品质,水培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田栽培。

灌溉、施肥是水稻种植的关键环节,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极大,以氨基酸含量为例,常规栽培和“三壮三高”栽培下的氨基酸总量有明显差异,栽插密度也会影响水稻的生长质量,主要影响光环境、单株光合速率、直链淀粉含量,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一般密度越低,单株营养面积越大,直链淀粉含量越多。插秧过于密集,不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营养吸收,容易提高垩白率,影响最终稻米品质。我国各地气候、地理条件不一,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播种育苗期和栽培方式。

二、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影响

1、施肥

水稻施肥多选择铵态氮肥,铵离子易被土壤吸附,移动性小,不易流失,便于稻苗直接吸收利用,作为营养输入。首先是底肥,要确保底肥量足,一般为80%左右,20%为返青肥。随着水稻的生长,到分蘖期再度施肥,为其提供足够的营养元素,确保水稻顺利分蘖。施肥以氮、钾、磷及硅为主,其作用各不相同。氮是提高稻米品质的主要元素,施用同一种氮肥时,施肥量和施肥方式越科学,蛋白质含量越高,最终稻米品质越高。因此,要控制好施肥量,尽量分多次均匀施肥,切忌一次性施肥过多,否则极易影响蛋白质含量。钾肥施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稻米的垩白率、蛋白质含量和精米率,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应与氮肥科学配合施用。氮肥和磷肥可以互相补充,主要影响蛋白质含量,高磷低氮或者低磷高氮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可根据需要选择。科学施加硅肥,可有效控制垩白度、垩白率,使稻米具有更好的外观和口感。

2、灌溉

水是水稻种植不可缺少的因素,灌溉作为水稻种植的关键技术,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后期,如灌浆期、结实期,一旦缺水,很容易导致稻米品质降低。因此,必需采取科学的灌溉方法。

灌溉所用水质量要合格,将污染物含量指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优先选择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河水、水库水等无污染水。如果灌溉水源污染严重,甚至含带多种毒素,会影响稻米品质,破坏土壤。

灌溉方式要适宜。因各地情况不一,并无统一标准,可结合蒸腾量、蒸散量、渗漏量和需水量等因素综合考虑,科学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同时,多关注当地天气动态,雨天、晴天都要有相对应的灌溉措施。灌溉还要和其他技术相配合。比如,有些地方水资源有限,对施肥、灌溉技术的配合要求较高,这种情况下可适当使用抗旱剂,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特别是在需水敏感期,有效使用抗旱剂能抵抗水分蒸腾,促进植株健康生长。采取先进的栽培和灌溉措施加强各阶段的用水管理,水浆管理时务必遵循“干湿交替,以湿为主”的原则,浅水插秧、薄水返青。稻苗成活后,需处理好土壤的水气关系,确保土壤通透性满足要求,要及时露田、排水搁田。同时,不能让土壤变得于燥,要求及时复水,保持土壤湿润。分期、孕穗期、灌浆期要加强用水管理。

3、病虫害防治程度的影响

水稻在生长期间会遇到各种病虫害,若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首先,稻田中容易生长杂草,影响水稻对水分、肥料的吸收和光合作用,水分和营养不足,水稻就无法健壮生长。治理杂草最直接的方法是施用药剂,为防止杂草长大后抗药性增强,要在芽前喷洒除草剂。杂草以窄叶杂草、阔叶杂草居多,前者可选择酰胺类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后者选择磺酰脲类除草剂处理茎叶。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和二化螟虫需科学选择治理方式,同时重视培育壮秧、优化品种,从根本上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4、收获及仓储技术的影响

收获时间和收获方式也会影响稻米的品质,最佳收获时间是成熟期前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精米率较高,再往后便会有所降低。机械化种植能提高生产效率,但就稻米质量而言,人工收获在提高稻米加工品质方面比机械收获更具优势。此外,应控制好仓库温度,以免稻谷发霉。

影响水稻品质的因素很多,如品种、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等,即便品种再好,没有科学的栽培技术,生长环境较为恶劣,也难以产出优质稻米。所以,应采取先进的栽培技术,做好播种、施肥、灌溉和病

文档评论(0)

种业江湖-徐公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从事杂交水稻推广及服务工作12年,具有专业的作物栽培、管理及种植实战经验。通过个人实践及与行业专家的学习总结出不同作物田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得到很多行业专家及种植大户的认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