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重点校初一(下)期末生物汇编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东城初一下期末)下列关于水污染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污染防治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
B.要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C.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D.防治水污染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个人无关
2.(2023北京海淀初一下期末)人类活动既能破坏环境,也能改善环境。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低碳出行 B.垃圾分类 C.野外烧烤 D.入境检疫
3.(2024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了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B.自然资源取之不尽,人类可以随意利用
C.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D.人类活动可以改善环境,也可能破坏环境
4.(2023北京东城初一下期末)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引起温室效应。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A.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
B.自然灾害破坏了生态平衡
C.人口增多使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D.生产者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降低
5.(2024北京海淀初一下期末)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即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之间达到平衡。以下做法中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B.多使用一次性纸制品
C.垃圾分类,合理利用
D.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参考答案
1.D
【分析】保护水资源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
【详解】A.水是生命之源,所以水污染防治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A正确。
B.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向水中排放了大量的废物,导致水质恶化,所以要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B正确。
C.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C正确。
D.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等,所以防治污水人人有责,D错误。
故选D。
2.C
【分析】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详解】AB.低碳生活,垃圾分类,能够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B错误。
C.野外烧烤,会污染大气,污染环境,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C正确。
D.入境检疫,能够防止一些病原体入境,可以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D错误。
故选C。
3.B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详解】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有利弊之分,但其结果都是使存活下来的生物更能适应环境;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故A正确。
B.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做到开发使用的量,小于再生的量,实现生物资源循环开发利用,故B错误。
C.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如果人口过度增长,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造成环境的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故C正确。
D.人类的活动具有两面性,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故D正确。
故选B。
4.A
【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
【详解】A.由于工业的迅速的发展,使积存在地层中千百万年的化石燃料在很短时间内被开采和使用,而破坏了原有的碳-氧平衡,导致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以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是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故A符合题意。
B.自然灾害破坏了生态平衡,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但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主要原因,B不符合题意。
CD.人口急剧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但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的主要原因。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而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且这两种作用速率基本是相同的,生产者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没有降低,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练习 第76练 实验十七: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十八: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docx
- 202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练习 第77练 分子动理论 内能 固体和液体.docx
- 202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练习 第78练 实验十九: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实验二十: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docx
- 202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练习 第79练 气体的性质.docx
- 202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练习 第80练 专题强化:气体实验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 202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练习 第81练 专题强化:理想气体的变质量问题.docx
- 202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练习 第82练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docx
- 202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练习 第83练 光电效应.docx
- 202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练习 第84练 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原子结构与玻尔理论.docx
- 2026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配套练习 第85练 原子核.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