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_T1099-2022_雪莲果生产技术规程_云南省.docxVIP

DB53_T1099-2022_雪莲果生产技术规程_云南省.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

CCSB31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099—2022

雪莲果生产技术规程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099—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文昌、高梅、代梦媛、刘旭云、杨谨、王沛琦、胡学礼、胡尊红、杨万林、

田志梅、李建增、李栋、毕晓菲。

I

DB53/T1099—2022

雪莲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雪莲果生产的产地选择、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控、收获、贮藏及生产档案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雪莲果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HJ/T332

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276

3

术语和定义

雪莲果(Smallanthussonchifolius(Poepp.)H.Rob.)为菊科(Compositae)向日葵属的双子叶多年生

雪莲果的可食用部分为膨大呈纺锤状的块根,块根通常长20cm~35cm、直径5cm~8cm,块根

雪莲果地上与地下连接部由8个~40个肉质块茎构成。块茎大多为不规则形,先端着生顶芽,可分

割为许多块,这些块茎是营养繁殖体,也称种薯。

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农田灌溉水质符合HJ/T332的要求。适宜海拔1000m~2500m,适宜温

度16℃~24℃的生态区域。土层深厚、疏松、中性或微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

1

DB53/T1099—2022

5.1.1种薯选择

选用上年收获贮藏的种薯,无病虫害、无破伤、无冻害、顶芽饱满完好。

5.1.2

整地

深耕25cm~35cm,碎垡,平整土地。

5.1.3起垄打塘

按行距100cm~120cm起垄,垄高40cm~50cm,在垄面上打塘,塘距50cm~60cm,塘直径30cm,

深30cm。

5.1.4施基肥

中等肥力土壤每667m

2

施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kg或生物有机肥100kg,普通过磷酸钙15kg~20kg,

硫酸钾10kg~15kg。肥料混合均匀,施入塘内。

5.2播种

5.2.1播期

2月~4月。

5.2.2播种方法

密度

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追施复合肥(N:P:K=15:15:15)10kg~20kg。旺长期每667m追施硫酸钾5

22

kg~10kg。

培土

播种期、出苗期浇水各一次,田间不应积水,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宜保持在60%~80%。

连作

2

DB53/T1099—2022

6

病虫害防控

6.1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6.2

6.3

农业措施

轮作倒茬、深耕晒垡、合理施肥、适时种植、中耕锄草、清洁田园等。

生物、生态调控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使用生物(植物)源药剂、性诱剂等。

6.4物理方法

利用食饵、毒饵等诱杀地下害虫、杀虫灯、人工捕捉害虫、大田周边和风口处挂黄蓝板等。

6.5

化学防控

6.5.1药剂选择

农药选择应符合GB/T8321.10和NY/T1276要求。

6.5.2主要病害防控

选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种20min~30min,晾干后播种。发病初期,选用“多菌灵+络氨铜”、“甲

基硫菌灵+硫酸链霉素”、“异菌脲+琥胶肥酸铜”等其中一组(按说明书用量)进行药液浇施茎基部及根

部,药剂轮换使用,7d~10d使用1次,连续2次。

在发病初期选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戊唑醇、异菌脲等其中一种(按说明书用量)药液喷施叶片,

药剂轮换使用,10d使用1次,连续2次。

6.5.3.1.1对地下害虫发生地块挑治,选用35%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或2.5%敌百虫粉(按说明书用

量)撒入种植塘内,与土拌匀。种薯用10%吡虫啉WP100倍液浸种10min,晾干后播种。

6.5.3.1.2用10%吡虫啉或5%甲氨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按说明书用量)喷施于幼苗上及幼苗根际处。

选用吡虫啉、虫菊·苦参碱、双溴氰虫酰胺、噻虫嗪等其中一种药剂(按说明书用量)进行叶片正

3

DB53/T1099—2022

清除带有根结残体,并集中处理。播种时选用阿维.噻唑膦颗粒剂施入土壤后覆膜。出苗期或旺长

期选用噻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海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