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301∕T 343-2020 冬小麦—夏甘薯栽培技术规程.docxVIP

(高清版)DB1301∕T 343-2020 冬小麦—夏甘薯栽培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B05

DB1301

石家庄市地方标准

DB1301/T343—2020

冬小麦—夏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2020-10-09发布2020-11-08实施

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01/T343—2020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茬口安排 1

5冬小麦栽培技术 1

6夏甘薯栽培技术 1

6.1地块选择 1

6.2施肥整地 1

6.3起垄 1

6.4栽插时间 2

6.5品种选择 2

6.6薯苗标准 2

6.7栽培密度 2

6.8栽插方法 2

6.9田间管理 2

DB1301/T343—2020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家庄市鹿泉区吉武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鹿泉区邱庄家庭农场、鹿泉区吉英家庭农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星、李秀敏、杜永华、常吉武、常震、张立娇、聂会芳、张立宏、王俊花、赵立平、刘胜蓝、梁海燕、苏美容、张燕、项云玲、张玉兰、王海山、徐立莎。

DB1301/T343—2020

1

冬小麦—夏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夏甘薯的茬口安排、冬小麦栽培技术、夏甘薯栽培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石家庄地域冬小麦—夏甘薯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884生物有机肥

DB1301/T246小麦亩产550公斤节水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茬口安排

冬小麦:上年10月上中旬播种,6月中旬收获;

夏甘薯:6月中下旬插秧,10月上中旬收获。

5冬小麦栽培技术

冬小麦栽培技术按DB1301/T246的规定执行。

6夏甘薯栽培技术

6.1地块选择

选择土壤结构疏松、排灌方便的轻壤土,且最近3年之内未栽植过甘薯的地块。

6.2施肥整地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生物有机肥质量符合NY884的规定。小麦收获后,亩施有效活菌数≥0.5亿个/g,有机质≥40%生物有机肥300kg~400kg,硫酸钾肥15kg~20kg,旋耕,耙平。

6.3起垄

DB1301/T343—2020

2

垄高25cm~30cm,垄面宽15cm~20cm,垄距60cm~70cm。垄型饱满,垄面细平。

6.4栽插时间

小麦收获后及时栽植,6月25日之前完成栽植。

6.5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抗病性好的甘薯种苗。如普薯32、烟薯25、冀薯98等。

6.6薯苗标准

从苗圃采集带有6片或7片叶、长度20cm~30cm、无病虫害、长势健壮的脱毒薯苗。

6.7栽培密度

株距30cm~40cm,每亩3500株~4000株。

6.8栽插方法

定植选择在下午进行。每个窝坑内施入50g~100g玉米面。采用平栽或斜栽法,薯苗栽插后上部留2片叶或3片叶,封严压实,不要折断叶柄。

6.9田间管理

6.9.1水分管理

薯苗栽插完毕浇栽植水,生长期间遇旱浇水,遇涝排水。

6.9.2追肥

在薯块膨大期(8月下旬~9月中旬)用浓度为0.2%~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补肥,喷肥时间以傍晚为宜,间隔一周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次或3次。

6.9.3病虫害防治

黑斑病

栽秧前,用25%咯菌腈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0倍~30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1000倍液浸茎基部6cm~10cm,浸泡10min,随后栽植。

地下害虫

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2kg~3kg,结合基肥一同撒施或穴施防治蛴螬、金针虫、线虫等。

6.9.4适时收获

霜降前选择晴暖天气上午收获。

DB

DB1301/T343—2020

石家庄市地方标准

冬小麦—夏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DB1301/T343—2020

河北省标准化研究院编辑、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学习资料,专业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